第三百零九章 新发现:不稳定的引力数值! (第1/2页)
姚启明的人生不是刚刚开始,只是继续着……
他又有实验可做了。
张硕交给他的文件资料,是要重启引力制造实验,实验方案发生了变化,主要就在于媒介材料上。
引力制造,是强磁环境下,以媒介材料离子态快速运动的方式,某一个特殊点位(磁场强度、粒子特性、运动速度等),来制造出特定区域的引力场。
媒介材料的变动,主要是不再用单一的元素,而是添加了其他元素。
第一个实验,添加的元素是氚元素。
氚元素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实验还是有放射性风险的,实验准备也变得复杂了许多。
另一个风险在于,新物理研究的不确定性,未知的研究总是带有风险,就像是混乱力场特殊点位转化强力,并使得覆盖场力内的元素发生原子核核力拆分。
引力实验,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风险。
新的实验总是伴随着不确定的风险,而实验的内核针对的是‘弱力特性检测’。
混乱力场实验已经证明,强电磁干涉环境下,氚元素衰变放射性会对于混乱力场转变造成影响,而影响的本质就是弱力对于混乱力场转化的干涉效果。
现在就是看弱力是否会对引力制造效果产生影响。
在引力制造实验上,氚元素衰变的影响就会非常直观,会直接影响到引力制造的效果,都不用去做复杂的分析,从数值上就能看得出来。
实验和混乱力场研究也是不同的。
电磁强度是其中之一,也是直接性的影响,电磁强度不同,强电磁对氚元素衰变产生的效果就会有差异。
氚元素所处的环境差异,可不止是电磁环境,混乱力场实验中超子运动比引力制造媒介材料锂离子速度快的多,而且本身就带有衰变的特性。
锂离子是稳定元素,不具衰变特性。
电磁干涉超子衰变能制造出混乱力场,而特定数值区间混乱力场转化强力是有过程的,才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出来。
引力制造不同,是瞬时的转变。
两者的区别很大,实验结果也必定有所不同。
张硕对此非常的期待,他还建立了一个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氚元素对引力制造技术的影响(难度评估:B)。】
【进度:0.474%】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600。】
B级任务,需求科研币数量达到600,难度还是很高的。
研究主要靠实验,而不是理论分析,纯粹的实验任务,就像是技术性研究,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些。
只要实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再去根据新发现做研究,重新去设计新实验,自然就会让任务有进展。
在建立好任务以后,张硕也投入到实验准备工作中。
……
源点论研究中心的实验团队,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在最开始进行引力研究的时候,张硕是依托电磁学实验室申请的项目,后来上级部门支持了好多实验人员。
包括薛博坤、王强,都是当时来到的苏东大学。
后来他们跟着一起进入研究中心。
现在研究中心还是以理论为主,但实验团队的规模也很庞大,实验方向的研究员就有十几个,再加上副研究员、工程师等,总计有超过五十人的团队。
姚启明开始准备实验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召集人手。
张硕交代的实验,而且还是重启引力研究,自然是非常吸引人的,每一个人都想加入,最终选了三十人团队。
薛柏坤、王强都在其中。
郭华、刘明昆等理论办公室的人,也有几个参与了工作。
同时,还有几个新人。
比如,徐斌、盛宝来,他们是后续加入研究中心的人员。
徐斌出自哈城工业大学,专门研究离子态物质特性,可以帮助研究控制高温离子态锂元素和氚元素。
盛宝来则出自科学院物理所,曾经在超导重点实验室工作,他对于超导技术非常的了解,实验中可以负责超导电磁设备和技术。
实验准备工作又无条不紊的进行。
准备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两个方向的基础测定,一个是强磁环境下氚元素在环状管道的运作测定。
混动力场实验中,也要做类似的实验测定,因为电磁强度不同,运作环境不同,高温离子态氚元素运作就要重新测定。
第二就是高温锂离子和氚元素混合的状态检测。
同样是基础测定,是研究特定温度下,氚元素衰变是否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这些准备工作主要是排除影响。
实验最大的困扰还是氚元素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放射性就存在危害,隔绝放射性,使其不影响到实验室环境,不影响到实验人员的健康,是个很繁琐、很重要的工作。
所有人对待工作都非常认真。
同时,也很期待。
上一次的引力实验是几年前了,当时源点论研究中心还没建好,在好多参与人员的脑中都变成了回忆。
那样的研究,才有了现在影响世界的引力技术。
现在重启实验,是否会有新发现?是否会研究出新技术?
姚启明也非常的期待,同时还感到很激动,他对邱志超说‘人生才刚开始’,也是真的带有激动情绪。
近两年时间,他的生活可以用‘混日子’来形容。
作为源点论研究中心的实验主任,手里又没有什么大项目,他自己都觉得人生已经提前结束了。
不过科研能力方面,他和邱志超的观点是不同的。
邱志超认为比姚启明强的多,原因是他做的最尖端量子计算的研究,手里还有几百万的大项目。
姚启明是电磁学实验室主任,手里没什么项目,重点工作是维护实验室,保障学校的教学工作。
这样一对比,邱志超的科研水平确实要强一些。
姚启明则认为,科研水平不能以项目来衡量,因为两人的领域不同,他的主研领域是电磁物理。
依靠电磁物理的研究,能升到三级研究员已经很了不起了。
电磁物理,可不是什么新的领域,也不是国际尖端的科研领域,而是一个已经被研究透彻,没什么创新性科研的学科。
这个学科,要做大研究需求的科研环境太苛刻。
比如,超导。
比如,研究制造极强的电磁场。
等等。
科研需要的环境苛刻,想要加入到大项目研究,只能去有实力的科研机构。
所以手里没有大项目,并不是科研能力差距,只是研究领域问题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