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第1/2页)
有影响力人物的呼吁还是有作用的。
比如,国际舆论上出现讨论声,一些人认为掌握清洁能源技术后应该公开,并让全人类使用清洁能源,就可以大大降低污染。
另外,也有媒体记者专门进行采访。
新闻官针对清洁能源的提问做出了详细说明,“新核能源技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好多研究还在实验中。”
“我们也相信,这项技术未来会得到普遍应用,帮助降低能源制造带来的污染,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助益……”
一句话的重点是‘没有完全掌握’、‘未来’,同时也避开了‘公开技术’的问题。
技术掌握的程度是很难说的,未来则是不确定的。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新核能源有期待。
舆论只是舆论,不能直接决定什么。
好多机构和国家都对新核能源非常的抵触,一些能源大国都在此列,即便地球另一边的国家,也同样有大资本抵触新核能源。
能源,牵扯了巨大的利益。
如果国内真正公开了新核能源的技术,一些以能源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会瞬间破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主要盈利手段的企业,也同样面临破产危机。
此外,能源牵扯到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
汽车行业,就是一个例子,新核能源暂时只能用来建造大型发电厂,若是新核能源大面积覆盖,电力价格肯定会不断下跌,电力汽车的用量就会大大增加。
一些传统汽车企业,本来已经受到电力汽车的冲击,电力价格预计再下跌,好多就可以提前宣布破产了。
等等。
能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不可能因为舆论影响就做出什么决定。
新闻官还针对记者提到的‘基础理论公开’做出了回应,“在这里,必须明确一点,我们从未插手过基础物理理论研究领域。”
“基础物理,尤其是新物理方向上,基础的理论本来就是公开的,而且大部分核心的研究都出自国内。”
“我知道的,就有基础力关系模型、能量力场规范理论,等等。”
“基础理论的公开是国际共识,我们已经做到了。”
有记者不甘心的问出了低温核聚变的理论问题。
新闻官根本不理会,“我刚才已经做出了回答--我们已经做到了。”
新闻发布会以后,舆论上出现了很多讨论的声音。
好多人都认为新闻官说的没有问题,他针对新核能源、理论公开说了很多,新物理方向的理论确实都出自国内。
若不是国内学者(张硕)公开了理论,国际甚至都不知道有新物理。
张硕塑造了源点论,要把基础理论公开了出去。
其他公开的还有基于源点论的‘电磁力与引力的理论关联’、‘电磁力与强力的理论关联’,都是新物理科技研究的基础。
现在核心的技术研究,包括混乱力场实验、引力制造,都是以公开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国际也是凭借公开的理论,才能有机会投入到引力技术的研究中。
以理论为基础研究出的技术,自然就没有公开的道理了。
有些人继续讨论着低温核聚变原理,并认为低温核聚变也许不牵扯‘新理论’,只和技术有关。
引力技术,就没有人讨论了。
引力制造技术就是以公开理论为基础,只是研究到现在是很尴尬的。
一些国家和机构宣称拥有国际顶尖的人才和研究团队,结果一个技术研究到现在,制造的最高强度还不到地球引力的一半,而国内早已经掌握强度超过地球引力的引力制造技术。
舆论,仍旧在继续。
面对一个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围绕新物理科技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有些机构则是凭借特殊渠道的信息,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引力飞行器上的能源装置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的技术被确定下来。
另外,还知道国内人造太阳项目中,有团队专门测定核聚变实验中的‘强力特性’。
“这个信息非常重要。”
“他们是做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强力指数的评估测定。”
“强力指数评估,也就是针对强力环境进行一种数值的评估,肯定会对应一些技术,包括原子核核力拆分,也可能是引力技术。”
“我问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麦克斯-博拉博士,他认为强力测定评估,也可能和低温核聚变有关。”
“强力,可能具有促进核反应的效果,增加强力,也许就可以让低温核聚变持续进行。”
一些听到信息的核物理学顿时豁然开朗,他们一直都在思考低温核聚变持续反应的问题,但核聚变在低于一亿摄氏度环境下,根本是不可能自主持续反应的。
这是常识,也是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
现在听到‘强力促进核反应’的推断,顿时觉得一切都说得通了,以某种技术制造出特殊的强力环境,来促进低温核聚变的自主运转,并让反应保持在某个特定强度下,再利用核转电技术实现电力转化。
技术逻辑,一片畅通。
“问题在于,如何制造出促进核反应的强力环境呢?”
“……”
“……”
所有收起了笑容,面面相觑。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即便知道强力环境能促进核反应,又有什么意义?
强力,怎么制造?
混乱力场倒是能转化为强力,但激发的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是一种新型的核裂变,一定程度上和核聚变是逆反应。
其他……
完全不知道了!
……
源点论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最初建立的时候,有实验团队在研究引力技术。
近两年时间,研究中心没有再进行大型实验,完全变成了理论中心,成为了国际新物理理论研究的‘圣地’,也是新物理最具代表的‘源点论’的发源地。
研究中心所支持的《源点物理》期刊,已经成为了新物理领域的第一学术期刊。
新物理,才是国际物理的主方向,也是最受到关注的方向。
所以,说《源点物理》是物理学影响力最大、最受关注的期刊一点都不为过。
学术期刊的发展只是一方面。
源点论研究中心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跻身顶尖学术机构行列。
包括主持的会议、研究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