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你对张硕院士还是不了解啊! (第2/2页)
会议商讨了很多内容,包括情-报信息的获取、引力制造技术的支持,当然也少不了低温核聚变技术的研究。
能源部支持的项目,丹尼斯-怀特团队的低温核聚变研究,顿时引起了更大的重视。
能源部派出的小组直接加入到研究中。
军-方也派出了人员加入。
两个机构派出的人员只是参与到研究中,并不会去干预研发决策,但丹尼斯-怀特还是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实验计划。
怀特的想法是利用申请到的经费,继续做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的研究。
现在只能含泪转到新方向,暂时的计划也变成了复刻核转电检测实验。
对此,丹尼斯-怀特都有些心灰意冷。
他很固执。
在核聚变的认知上,对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的研究上,怀特表现的都很固执。
为什么固执呢?
因为害怕!
怀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他听到低温核聚变,下意识的就非常抵触。
低温核聚变存在,控制肯定要比常规核聚变容易的多,甚至都不需要什么外在磁干涉,再结合核转电技术,就能够制造出源源不断对外输出电力的强大能源装置。
听起来倒是很不错,但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低温核聚变就是在否定他做研究的意义,并说明他一辈子的钻研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怎么能接受呢?
他已经有50多岁了,不可能再去转去新方向,一辈子努力化为乌有,所谓的核物理学家的名头会变得一文不值。
怀特想想都心灰意冷,好多工作都干脆交给泰勒-威尔逊。
新研究,还是让年轻人来做吧!
怀特的想法,是很多上了年纪的核聚变专家的普遍情况,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低温核聚变。
那等于是否定他们一辈子的努力。
也有不少核聚变的学者,觉得低温核聚变出现是个机会,他们主动做相关的研究,并以一些微小的成果申请相关项目。
低温核聚变确定存在以后,就能确定路是走的通的。
大量的国家和机构都希望能做相关研究,有成果和个人名气申请相关研究就会变得很容易。
只不过,研究肯定不容易。
核聚变研究了这么多年,一直以来的结论就是,无法在低于一亿摄氏度环境持续。
那么低温核聚变就一定和新物理有关。
具体是什么呢?
有些学者研究起了理论,而有些学者则看向了最前沿的实验--混乱力场。
混乱力场实验牵扯到了混乱力场向强力的转化和影响,新一次实验则进行了调整,实验会不会有新发现呢?
……
在国内外众多关注下,新一次实验正式开始。
实验就是开启粒子对撞机,粒子对撞过程中会制造出超子,设备控制超子进入到混乱力场装置。
随后,实验正式开启。
强磁干涉环境下,超子沿着环状管道运转的同时,内部出现了混乱力场的转变,检测就针对混乱力场转变带来的影响。
这次实验的不同点在于,超子的数量有所增加,设备内部还有提前放置的活跃氚元素。
氚元素的运动速度赶不上科西超子,还会对进入设备的超子产生阻挡作用,只是氚元素的密度很低,阻挡的效果非常的小。
“从理论上来说,影响更大的是强磁环境下氚元素衰败产生的场力影响。”
“这种影响具体是什么,实验结束前,谁也不知道。”
“我们只能做一定的猜测。我个人认为,氚元素衰变会影响到混乱力场转变,并对最终检测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在物理中心一层大办公室,张硕对廖振宇、石秋玲以及其他学者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手头上都有工作,相关讨论也只是在工作之余闲聊。
但是张硕说的内容,,还是让其他人感到很惊讶,因为他用了一个词——很大。
很大的影响,也就代表实验数据一定能分析出异常。
“真的会这样吗?”
“我怎么觉得氚元素衰变不会有什么影响?强磁和高温环境下,衰变速度只会少许增加,又不是全部衰变……”
“而且,氚元素密度很低,产生的发射性和超子衰变的放射性很类似,并不会有冲突。”
“两者,怎么会有影响呢?”
“张硕院士是怎么得到的结论?会不会只是胡乱猜测?”
石秋玲想不明白。
廖振宇则是笑道,“石组长,你对张硕院士还是不了解啊!”
“怎么说?”石秋玲好奇的问道。
“面对一个实验问题,张硕院士说的看法和你的不同,不要质疑,而是要反思一下,自己对认知是否有不足……”
“这就是我的经验,张硕院士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至少我从未见过不正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