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你对张硕院士还是不了解啊! (第1/2页)
混乱力场新实验,已经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不止是装置运转和检测,还需要测定强磁环境下衰变轻原子的状态,有足够多测定数据,才能够和实验后的结果做对比。
实验准备工作都是物理中心的研究员以及混乱力场研究组负责的。
好多参与实验工作的学者,他们只是参与数据分析工作,实验前还是比较清闲的。
他们也会讨论实验,针对学术问题做交流,同时也会谈起公众舆论的消息。
实验开始前两天,舆论上出现了个大消息,有人再一次拍到了引力飞行器,而且是长达三分钟以上的视频。
从视频上来看,拍摄设备十分专业,距离非常远的画面都显得很清晰。
引力飞行器出现在视频中,似乎是正在做高度稳定的直线飞行,距离拍摄位置最近的时候,拉进镜头之下,巨大圆环外形给人很大的震撼,下方的半球性装置也能看的很清楚,半球性装置外围还有一大堆似乎是管道线路的东西,让人感觉笨重而复杂,却增加了视频的真实性。
这个视频被发布出来以后,顿时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之后舆论又爆出了好几个视频和照片,和第一个视频上的引力飞行器一致,有几张照片拍摄的比视频还要清晰。
舆论,顿时爆了。
前一段时间,十几秒引力飞行器的视频,还是很模糊的黑点,就吸引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这一次则是一大堆的视频、照片,引力飞行器的存在直接被确定下来。
爆出来的视频和照片很多也是有原因的。
上一次的舆论的影响很大,好多人甚至去视频拍摄地点打卡,还有一些不明心思的人员,长期徘徊在周边地带,只希望能发现到一些不了解的信息。
周边的几个小镇、村落,都迎来了不少陌生脸孔,有的是纯粹好奇过来看看,有些则是专门为了引力飞行器而来。
引力飞行器研发基地,也知道周边的情况。
上级对此早有预料,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引力飞行器的测试是一定要做的。
大规模搬迁基地肯定会被外界知晓,搬迁基地以后,再去做引力飞行器的测试,依旧可能被拍摄到,或者说,只要是做飞行测试,消息肯定就瞒不住。
上级最终决定正常去做测试,新式飞行器的消息也能振奋人心,新物理高端科技,也能体现出大国的科技水平。
舆论,发酵就发酵吧,原来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新式飞行器一旦进入飞行测试,就必定是被外界报道出来,并引起舆论的热议。
这也是正常的。
引力飞行器受到的关注太多,视频、照片发布出来以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关注,还产生了国际级的舆论效应。
国外的网络,都有大批人在讨论着。
“有一张照片非常清晰,主体是巨大的圆环,直径估计超过二十米,下面则是一个半球,还有一大堆管道、线路。”
“有这么清晰?”
“管道、线路都是黑影,但也可以隐约看得出来,专业人士分析照片就能得到结论。”
“真的是引力飞行器啊?真是了不起,那么庞大……”
“估计有上百吨吧,我看到都惊住了,没有翅膀,直接悬空,科幻感十足!”
“相当了不起的技术,但是能源是什么呢?”
“低温核聚变?好多人都这么说。”
“……”
能源系统,才是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
引力飞行器已经确定下来,最长的视频拍摄超过三分钟,有专业的部门得到消息,只是看到引力飞行器的时间就超过四分钟。
考虑到引力飞行器的起降,飞行时间总计至少有五分钟以上,甚至会超过十分钟。
那么庞大的装置,悬空时间达到十分钟……
怎么做到的?
有专业人员分析指出,“它必定拥有强大到难以想象的能源装置!”
“以目前的技术理论来看,能源装置,很可能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技术研制出来的,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超强电力,才能支持引力系统持续运转。”
“从照片上来看,下半部分就是能源装置,可以从外在的管道、线路,分析能源装置实现的原理……”
很多专业机构都是这么看的,但找专业团队分析来分析去,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问题的关键在于,低温核聚变是怎么实现的?
装置外在看不出来,说明没有太过于复杂的控制,最少不存在强制控制,低温核聚变很可能在内部就实现了。
但核聚变不可能在低温下持续运行。
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地球另一边的决策层召开内部会议,讨论的就是引力飞行器的能源问题。
有信息中心的官员指出,“我们能确定低温核聚变是存在的,并且他们实现了完善的控制。”
“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技术,能制造出最完美的能源装置。”
最高决策人认真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掌握这项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