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附子终过审,香江归客(月票加更) (第1/2页)
听到媳妇儿这话,方言哑然失笑。
以前都是西医影响中医,今天自己也算是做到用中医来影响西医了吧?
下午时间,方言去了一趟研究院。
今天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
当然呢,这个“关键”是对方言来说的。
附子进入了审核的阶段,方言在《中药炮制学》里临床里加入了自己之前的医案,还有一些民间的附子食用的事情。
用了比其他药材更多的笔墨,将附子这味药从生附子,以及炮制的各种类型做了描写记录。
附子从汉代到现代,一共几十余种炮制法,前世2010年版《华夏药典》只收载了泥附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片。
但是方言不一样,这次他把炮、制、烧、焙、煅、煨煮、炒、炙、蒸、烘、醃(腌)、煎、浸(泡)、淬、晒(阴干)、曝、埋、熟、沾这些都加了进去。
还有加辅料的:蜜、青盐、爽水、泔水、东流水、黑豆、木(灰)、生姜、熗灰、醋、大小麦麴、大麦、枣、黄连、盐、硇砂、蛤粉、麵、硃(辰)砂、灰、丁香、赤小豆、甘草、小豆、酥、陈壁土、防风、石灰、猪月、人参、米粥、糟麴、麸、干姜、酒、夏布、甘遂、荞麦麵、黄泥、纸等。
当时只是想着能够尽量详细的表述清楚,现在又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写的太多,让审核的注意到。
结果到的时候,审核的人员已经把附子这块儿通过了。
理由很简单,卫生部前不久才通过了“破格救心汤”的应用推广,里面的内容已经得到了高层肯定。
方言听到这长长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当初自己让程老他们尽快推广的破格救心汤,居然在这个时候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回到家里后,方言当天晚上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好的。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庆祝附子改变了原来命运。
这种事情也没办法和其他人分享。
方言只能默默的高兴。
表现的一切就像是平常的一天一样。
……
吃过晚饭后,大姐夫回到前院复习今天在培训班做的笔记。
赵正义和赵明珠两个小家伙,跟着外婆在正厅里面看电视。
现在正厅的电视已经换成了彩色电视机。
这是国庆节,巴丘卡耶夫参加婚礼的时候送过来的。
原来那台黑白电视机,被放到了方言和朱霖的卧室里。
这年头家里有电视的人都不多,更何况是彩电,看着北京电视台的彩色试播频道,不只是两个小家伙,就连家里的大人都感觉非常带劲。
电视里原来看过的节目重播,那感觉都不一样,红是红绿是绿的。
当然了其他人在的时候,方言就没有看了。
他现在是家里要高考的人,所以这种休闲时间对他来说就很奢侈。
至少家里人认为有些奢侈。
虽然方言自己早就把该记的记好了。
不过还是要回到书房里装样子。
只不过看的书就不是高考教材了,而是上一次罗老太太给的书。
里面记录了很多种的手法,光是书的厚度就是1975版本的四五倍。
可见里面的内容丰富到了何种程度。
虽然没有罗老太太手把手的教来的快,但是方言也能在字里行间看懂里面的内容。
和1975对外的公众版本相比,这里面写的更为详细。
有些地方甚至让方言感觉写的太详细了,就像是生怕你看不懂似的,不光是有罗氏先祖的那些文言文记录,更是把里面的话还翻译了一遍,一点点拆开掰碎了分解放到了学习者面前。
这一刻方言感觉到了仙侠里,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待遇的区别。
方言在书房里认真看着上面的那些东西,不时经过他理解的内容就会被系统加持上。
上次遇到这么好理解的,还是程老写的那些笔记。
和1975版的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