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年之后 (第2/2页)
第二桩事情同样与周宜修有关。
在其的精心培育之下,就在康大掌门闭关的一年之后,他尤为重视的那株琉璃宝树终于结出了一十二枚琉璃舍利。黑履道人在得知此事过后,亲去司马长史官寺,请长史不色登门相看。后者端详一阵过后,便就给出了其药性不输于原佛宗药田内太多的结论。
而今一十二枚琉璃舍利尽都放在库中,静待康大掌门分配。
第三桩事情发生在黑履道人送不色回宣威城之后。
这道人起了莽撞心思,持剑独闯入了典军官寺,将寿元丹强行喂进了尹山公的肚皮里。自此他老人家又可再在云角州造福五年。
这番粗野行径惹得山公跳脚吹胡子骂了一阵,黑履道人也不反驳,只是俛首听训。随后又在典军府安营扎寨,随山公修行了一阵。
而在这第四桩事情上,重明宗则是吃了小亏的。
费南応闭关结丹期间,刺史朱彤独木难支,抵不住岳檩与铁流云联手进的谗言,为京畿派接下了讨伐荆南袁家这一桩并不划算的买卖。
不过随着州廷入场,将双方战事陡然升级过后,朱刺史才深刻地体会到袁不文不是好相与的。
虽同是假丹,但假司马衮石禄与云威郑家的假丹老祖二人联手也压他不住。还被袁不文腾出手来杀伤了不少筑基真修。便连出自戴县许家的许应石,都殁在了阵中。
可不止是单打独斗敌不过,随后朱彤还发现,便连阵列而战,他们州廷也未有占到什么便宜。
固然郑家等来了州廷助力,但袁家身后也有两仪宗的支援。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初时袁家还停了攻势退守族地,但不久以后,便就又反推州廷一方回到了郑家扎好篱笆的白沙县。
这局势自难是说好看,朱刺史这头正为进攻不利焦头烂额,而铁流云却带着亲厚他的本地筑基真修们,往弘益门的定州进发。
此处未有两仪宗下场,靠着岳檩远超寻常假丹的战力与铁流云确有门道的獬豸卫,在定州的另一头,还有挥举着州廷大旗的普州土霸石山宗以为奥援。
如此双管齐下之后,定州战事进行得顺利得很,攻城略地、陷阵夺营也皆属常事。也显示着铁指挥方才出兵不久,便就在定州大杀四方。
这番表现,自令得被人兵临城下的朱刺史一行人脸面无光。不得已之下,便只好去请费南応闭关过后,在歙山堂主事的费家六婆婆。
这老妪听过之后,倒是未有推脱,携着部分闲置家中的费家子弟,便去了白沙县帮忙。
费家六婆婆的手段本事,固然也难与修行过残本《木府星君执戟郎授兵法》、又有法宝在手的袁不文相比,但却也不可小觑。
至少自她入场过后,州廷一方直接死伤在袁不文手中的筑基真修数字便就直线下降了。
靠着费家大力相援,朱彤心头才起了点反攻的侥幸心思,便就被两仪宗新派来的又两位假丹压了下去。
毕竟摘星楼主所下的令旨只是金丹不出罢了,寻常假丹在两仪宗可没那么值钱。
朱彤此后便彻底失了立功的打算,偃旗息鼓,却也不敢撤兵,至今还屯兵在白沙县,守着最初的战线,以待战局生变。
而自二位两仪宗假丹入场过后,袁不文也失了阵前统领的位子,只得看着这两名上宗同道,在白沙县外头磨着洋功。
而之所以说重明宗在这一桩事情里头吃了亏,则是因为州廷这一回虽因了费家六婆婆的极力坚持,以至于未令得重明宗出财出丁,但关于大军的给养转运之事确是分配了不少下来。
若是前方打的是胜仗,这倒是个油水丰厚的差事。
但奈何这一回朱刺史因了战事不利,都已经挪用了好大一笔刺史府的公帑用作军资。
这还不够,还有不少京畿道迁徙来的势力抱着唇亡齿寒的态度,慷慨解囊,方能将战事维持到现在。
今时今日的朱彤是当真拿不出多少油水出来分润了。
不过这样一来,被征调来做此事的各家势力,灵石便挣不到几个了,“辛苦”倒是能挣好些回去。
而重明宗一方,康大宝门闭关修行瞳术;叶正文明面上被圈禁着,实际上还在稳固境界;是以这桩差事自然便就落在了唯一有暇的蒋青身上。
也因为此事,这位重明剑仙这些年东奔西跑,便连正经修行都被耽搁下来了。
然而押送军资也非是全然安全,太平路走久了,总能碰到匿踪手段一流的强敌来袭时候。
何况蒋青从来不是个安分性子,既然人家都有胆子匿踪过来,那他蒋三爷又怎么会没有匿踪过去的胆子?!
是以蒋青这些年捡到的各色无主储物袋确是不少,倒也能为正在干赔钱买卖的宗门贴补一二。
若是拉个清单将这场仗双方每个人的战绩都列出来,蒋青凭着这些年手里头攒下来的筑基人头,也当能够排在前头的。
也不晓得康大掌门出关过后又会怎么暴跳如雷!
———返回小环山的山道上
伴着驮兽重重的蹄声,裴确与明喆一同带着长长的队伍走在前头。
云角州廷与两仪宗在白沙县展开的这场战事,在两家主事看来或许只是无关紧要、颇为克制,实则对于周遭这些普通修士的影响却是十分大的。
重明商队的生意才刚有点红火的苗头,便就又被打回了原形。好在康大掌门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闭关,待其后头有暇查账了,定然又会嗟叹一番才是。
二人这回运气照旧不佳,哪怕出来了小半年,挑了条更远的路,也照旧没有什么赚头。
裴确走在最前,已将“映虚”这门荒阶极品瞳术修行到了大成境界,目力视物的范围比起神识而言已经胜出了不少。
他远眺望去,看了一阵,便与明喆言道:“明师弟,前头便是七星派的地头了。听人讲,他家有两个筑基中期修士,三四个初期修士,收的常例一贯颇高,咱们还是绕路而行吧。”
正给明喆递棕榔片的杜青却是回了一嘴:“裴师兄,前头绕路要过一条大江,江中时有二阶妖兽出没,咱们泅渡不得,只能过桥。过江那道桥照旧是由七星派把持着的,照旧要给常例,少不得的。”
杜青甫一拜进重明宗里头,便被康大掌门丢到了才搭起台子里头学本事。但碍于其资质的关系,这么些年过去,他这本事也难说学到了位,但作为一个商队老把式却是不差的。
他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当应就是如此了。裴确与掌旗的彪悍修士使个眼色,六叶青莲道旗高高挂起之后,裴确便就引着队伍朝前行去。
谁料才行到一半,裴确便就见到了一位老相识,目露惊喜。
“道兄,许久未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