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03章 多子多福

第103章 多子多福

  第103章 多子多福 (第1/2页)
  
  增兵长安吗?
  
  曹真坐在一旁皱眉思索起来。
  
  关西肯定是要增兵的,所虑之事无非两件,一是军资钱粮,二是兵马调度。
  
  在长安驻扎,肯定是比驻扎在陇右省钱省粮的。
  
  关中也是四塞之地,只不过比汉中要大许多。
  
  张郃在最西侧的陈仓、郿县。若向最中间的长安增兵,既能及时增援张郃、似乎也能防备张郃一二?
  
  可曹真这次却难得多想了。曹睿之所以要向长安增兵,多半还是出自节约的角度。
  
  曹真拱手说道:“陛下,不如增调两万中军前往长安?若雍凉有事,调度起来也更快些。”
  
  “为何要两万?”曹睿抬眼注视着曹真:“说到底增兵的数字,还是要看怎么打吧?”
  
  曹真点头:“如陛下一直以来的方略,雍凉疲惫、当以恢复为主,臣以为还是当守。”
  
  “怎么守?”曹睿追问道。
  
  曹真斩钉截铁的说道:“堵住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在关中与来犯贼军对峙,迫其回返。”
  
  “守住祁山堡,在南安、天水、陇西三郡伺机击破敌军。”
  
  “所以重点还是在陇右了?”曹睿接过话来:“但陇右又贫瘠、养不起那么多兵,所以要在陇右先拖住一波,再从郿县陈仓支援。”
  
  “大将军是这个意思吧?”
  
  曹真拱手:“正是如此。”
  
  曹睿笑道:“英雄所见略同啊!张郃已经派郭淮去陇右的天水郡了。郭淮用兵如何,大将军对他熟悉吗?”
  
  曹真见状也笑着说道:“与满伯宁相仿佛。”
  
  曹睿秒懂。
  
  满宠是典型的文臣领兵,行事谨慎而不出差错。用其攻坚克难或许不行,防守城池还是问题不大的。
  
  当然,面对诸葛亮这般对手,当然不能只是指望郭淮一人。张郃在郿县率领的一万五千关西外军,才是真正的倚仗。
  
  曹真接着问道:“陛下,既然如此,是否要调中军去洛阳?”
  
  “朕有说要调中军了吗?”曹睿反问道:“中军还需在洛阳休整,不能轻易调度。”
  
  “朕以为,不如从扬州和荆州左近各抽调一些兵马,调至长安即可。”
  
  坐了许久的司马懿拱手说道:“臣附议。孙权年初损失惨重,荆州和扬州的压力理应小了不少,从这两处调兵倒也无妨。”
  
  曹真斜了司马懿一眼,却并未说话。
  
  用谁的兵、调到什么位置,谁做先锋谁做留守,这种军事上的调度,往往涉及更敏感的权利。
  
  别的不说,按照现在陛下的行事风格,一场大战就不知道多少个侯爵封出去了。
  
  中军是曹真的自留地。
  
  夏侯尚徐晃都死了,荆州外军现在都听陈群的。
  
  曹休倒是在扬州,但曹休和曹真也毕竟没好成一个人啊!
  
  曹睿略带赞赏的点了点头:“朕还是偏向司空的说法。大将军,中军乃是镇国之器,不可轻动。”
  
  “还是由大将军在洛阳领着吧。”
  
  曹真也明白这个道理,随即挤出一丝微笑:“陛下所言甚是。不过……”
  
  还没等曹真说完,曹睿便打断道:“大将军,若是从长安去襄阳,该走哪条道?”
  
  曹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从长安、上洛出武关,经南乡郡可至襄阳。”
  
  “比从洛阳出发晚几日?”曹睿又问。
  
  “不过三日。”曹真随即问道:“既是洛阳的话,陛下还需选择一员有能大将负责统兵之事。”
  
  “不知陛下属意于谁?”
  
  曹睿笑道:“大将军不能事事都问朕吧?待散会之后,你们西阁、东阁一并议一议,再让朕选就是了。”
  
  “对了,给大司马和陈骠骑各自去信,都问一问。”
  
  “现在刚六月,调兵进驻长安之事,在七月之前决定就好。依朕看来,此事倒也没有那么急切。”
  
  曹真点了点头。
  
  长安、陈仓、陇右、金城、武威。
  
  从前汉都城一路向西,这些重镇都如缀在同一根丝线上的珍珠一般,光彩夺目的同时,相互也是一损俱损的。
  
  无论哪处断了,恐怕短时间内都是很难接上的。
  
  扬州事之后就是凉州事。
  
  从调张郃为雍凉都督、到让夏侯霸、陆逊纷纷履任西陲、再到杨阜入为侍中、再到今日所议的向长安调兵,雍凉之地的重要性,倒是再也不用在朝中赘述的。
  
  臣子们纷纷告退,且各有各的心思。
  
  如天水郡出身的杨阜,想的是自己家乡又要遭遇兵祸了。
  
  其他朝中大员,想的却还是人事、政治更多些。凉州又不是谯郡、不是河内、不是颍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