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9章 致命旧事

第89章 致命旧事

  第89章 致命旧事 (第2/2页)
  
  曹睿皱眉:“文昭皇后的事不必说了,司徒给朕写清楚就可。”
  
  王朗摇头说道:“臣以为,陛下还是应该听一听的。”
  
  曹睿哼了一声:“那就先说文昭皇后的事情!”
  
  王朗思考片刻后又摇头道:“臣还是一起说罢。”
  
  没等皇帝回应,王朗音色低沉的说道:“陛下,两个案子的共通之处,其实都在于先帝在建安年间,就已经近乎于接管了邺城的校事系统。”
  
  “臣审讯卫本和孙定两名校事后,又翻阅邺城档案、找了许多校事府中的老吏问话,几乎可以将这个结论确定下来。”
  
  曹睿问道:“先帝当时已经是储君了。但校事一直不都是武帝亲自掌着的么?先帝是如何掌握校事的?”
  
  王朗说道:“建安末年,武帝常常因头疾而难以理事,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多。”
  
  “在迫于舆论杀了卢洪赵达之后,武帝也精力不济,将校事府的权责渐渐交给秘书监了。”
  
  曹睿眯眼说道:“秘书监……先帝称帝后将秘书监改为中书省,是刘放和孙资二人?”
  
  “陛下所言不错。”王朗缓缓说道:“刘放和孙资掌握中枢机要后,自然晓得武帝情况。武帝难理朝政,而先帝有了太子储君的名份,于是也就听先帝命令了。”
  
  “说下去,”曹睿说道:“校事与魏讽一事有何干系?”
  
  王朗道:“与魏讽一案干系倒不是特别大。只不过动用校事在邺城中帮助魏讽‘惑众’,或者说帮助魏讽‘扬名’,还伪造了些魏讽造反的证据。”
  
  曹睿从椅子上起身,背着手在书房中踱步了起来。
  
  “他们就不怕武帝知道?”曹睿又问。
  
  王朗抬头与曹睿的目光对视:“武帝哪有可能知道呢?建安二十四年春,武帝当时还在汉中呢。”
  
  曹睿没有说话。
  
  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杀死。而后曹操亲自赶往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夏,关羽攻襄樊、斩庞德、俘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亲自坐镇许昌、指挥救援樊城。
  
  过了冬天,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刚刚回军洛阳后,没过多久便病死了。
  
  若是这般说来……先帝曹丕是不是算准了这些事情,因而有恃无恐呢?
  
  曹睿在堂中站定,细细思考起来一些关键之人。
  
  曹操死在洛阳,贾逵、司马懿、夏侯尚纷纷在洛阳稳定形势、安抚曹植曹彰。邺城中几乎所有臣子火速拥戴曹丕继位魏王。
  
  若认真的说起来,曹丕的助力并不是曹真、曹休这些宗室武将,而是司马懿、陈群、贾逵、钟繇这些文臣!
  
  先帝如此信重颍川人,也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想了许久,曹睿一声长叹。
  
  曹睿自诩即位这不到一年,巩固权利、打了胜仗,因此往往将曹丕的能力看得没那么高。
  
  但曹丕毕竟是开国皇帝,如何有如此多的人拥护于他?
  
  曹操征伐在外,曹丕常常留守邺城。
  
  一次次酒宴、一场场文会、一个个友人……
  
  只能说,没有半点工夫是白费的。
  
  而曹睿也终于想清了,自己和曹丕最大的差异。
  
  曹睿与臣子之间,几乎从无私谊!
  
  曹丕爱憎分明、文彩卓群,与世家大族和宗亲武将们都关系良好。该结交的结交,该奉承的奉承,而这些作为,都变成了他登顶路上的阶梯。
  
  而反观曹睿呢?在东宫时几乎不结交大臣,而即位后所做的种种,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坐在皇帝宝座上发号施令。
  
  孤家寡人。
  
  曹睿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刘放和孙资二人,听先帝指挥之后,后来便掌握了校事之权,还以此继续掌中枢机要?”
  
  王朗说道:“应是如此。”
  
  曹睿摆了摆手:“说文昭皇后之事吧。”
  
  王朗片刻后说道:“臣在问询校事之时,从校事处听闻这样一桩事情。”
  
  “郭太后确实曾令校事诬告文昭皇后。臣知道陛下不欲追究此事,但臣是想说,邺城校事收到的命令,乃是郭太后直接从洛阳宫中发出的。”
  
  曹睿想了想问道:“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先帝这个诏书,是哪年发的?黄初二年还是三年来着?”
  
  王朗答道:“黄初三年。”
  
  “是九月?”
  
  “是九月。”
  
  曹睿吸了一口气。曹丕下此诏书,几乎与立郭氏为后是同一时间。(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