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1章 进驻汉中

第81章 进驻汉中

  第81章 进驻汉中 (第1/2页)
  
  汉中,沔阳。
  
  经过近月的行进,诸葛亮领着相府大部、以及成都左近的两万中军,已经到达了沔阳县城。
  
  汉中郡的地势,其实大抵是个盆地。
  
  魏延戍守汉中的这七年中,都督府所在的驻地南郑,大约位于汉中盆地的正中央。
  
  而沔阳,正好在汉中盆地的最西边。
  
  昔日先主刘备统领大军与魏军作战、黄忠阵斩夏侯渊的定军山,也在沔阳边上。
  
  按道理来说,魏国的长安在汉中的东北侧。
  
  魏军之所以绕道西侧,从祁山、武都方向进攻汉中,本质上还是由于秦岭阻隔。直达关中的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对于大军都是十分难行。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诸葛亮将相府在汉中的选址定在了西侧的沔阳。从沔阳出发再向西北的话,面对的就是祁山了。
  
  刚至沔阳的第一日,时间已晚、众人都已早早歇息。第二日一早,诸葛亮便在相府中升堂议事。
  
  上午的日光斜斜的透过门窗照进堂中,诸葛亮的神色也颇有些意气风发之感。
  
  诸葛亮看向堂内众臣说道:“诸位,本相在三月时上表陛下以图北伐。今日相府与诸军已至沔阳,本相先对府中事务初步做个安排。”
  
  堂中众人尽皆肃立。
  
  “文长。”诸葛亮看向魏延:“你受先帝之命为汉中都督,先由你将汉中军事与相府众人做个说明。”
  
  “遵命。”魏延出列后拱手说道:“回禀丞相,建安二十四年属下初为汉中都督之时,汉中总兵力约为一万。”
  
  “数年之间随着朝廷迁徙人口充实汉中,汉中兵力也逐渐增多。”
  
  “当下,汉中本地所属驻军总数为一万五千众。”
  
  魏延抬眼看了眼诸葛亮,继续说道:“八千人屯南郑,两千人屯褒中。一千人守阳平关,一千人守武兴,两千人屯兴势围,一千人屯黄金围。”
  
  “在丞相此番率军至汉中之前,汉中兵力分布就是这样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方才文长所说,诸位都听清楚了吗?”
  
  “谁来为众人解释一下,为何要如此分派?”
  
  见诸葛亮拿着自己的军事调度在考相府众人,站在最前方的丞相司马魏延、与长史向朗并列一排,嘴角微微露出一丝自矜之色。
  
  当下,立于堂中之人也不过十余人罢了。
  
  诸葛亮此时的相府体系,实际上与曹操当年的霸府也差不太多。就比如魏延,身为凉州刺史、汉中都督、镇北将军,也是要在相府的体系中挂着一个‘司马’的头衔的。
  
  杨仪出列拱手示意:“属下愿作说明。”
  
  诸葛亮指了指杨仪:“威公且试言之。”
  
  杨仪不急不慢的说道:“依属下之见,魏将军在汉中如此安排,其实就是按照先帝的部署,再结合当年张鲁守汉中时的故智罢了。”
  
  故智?怎么在你嘴里,我魏延的军事安排都是从别人处得来的了?
  
  站在最前列的魏延心中颇为不快,皱眉转头看向杨仪。
  
  杨仪此人魏延早就听说过,但魏延几乎从未与其打过交道,此人为何如此出言不逊?
  
  更何况,在相府中论事,就应称呼相府中的职务。方才杨仪应该称呼‘魏司马’的,又岂能称呼‘魏将军’?这是拿我魏延当相府里的外人吗?
  
  杨仪的目光只盯着堂上的诸葛丞相,如同全然看不见魏延的表情一般。
  
  诸葛亮当然注意到两人的神色,只是一时间并未在意。
  
  “说下去。”诸葛亮语气平淡的说道。
  
  魏延听闻诸葛亮发话,也转身回来面朝前面。他倒是要听听,杨仪此人能有什么说法。
  
  杨仪,字威公,早年间在荆州做过关羽的功曹。后来关羽派杨仪到成都找刘备汇报公务,与刘备谈论天下大事,因而被刘备召至他的左将军府中。
  
  刘备称汉中王时,将杨仪升为尚书。
  
  后来,杨仪在尚书任上时,与当时的尚书令刘巴二人颇为不睦,以致于惊动到了刘备、最后以刘备将杨仪调出尚书台收场。
  
  虽然刘巴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善人,但杨仪能与刘巴闹到如此地步,也属实不是个善茬。
  
  杨仪拱手说道:“属下听闻,昔日先帝驻军汉中之时,曾经遣丞相到傥骆道南口的兴势山筑围防守。先帝又在沮县以西的武兴置武兴督,以此防备武都方向的魏军。”
  
  “而昔日张鲁在汉中之时,曾经在东边与子午道衔接的黄金谷驻军防御。而魏将军在数年间筑黄金围,想必也是借鉴张鲁的故智罢了。”
  
  说起来,魏延这还是第一天在相府中正式上班,属于初来乍到、与同事们都没熟络。因而即使杨仪这般说,魏延也不愿与其争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