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9章 修筑要塞

第9章 修筑要塞

  第9章 修筑要塞 (第1/2页)
  
  曹睿如今身在寿春,洛阳远在千里之外,属实是鞭长莫及。
  
  就如同主人不在家里,往往会有小偷光顾。皇帝不在都城,这才给了乱臣贼子们散布谣言的机会。
  
  一时间根本没办法细查。
  
  想找出造谣的人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曹睿自认为登基以来未兴过什么大狱、也未惩治过什么官员。
  
  所谓的什么‘士人集团’、‘军功集团’,更没有可能搞出这一套东西来。
  
  当今士人的两位领袖,陈群在襄阳城里蹲着呢,司马懿南征中几乎一直在自己身边。若士人中的领袖不去参与,又有谁会搞这些事情呢?
  
  而掌握兵权的武将们,想玩谣言这种花活还没那么容易。官阶赏赐样样不缺,哪里还需要搞这种小动作?
  
  如果用排除法排除了士人和武将这两个如今势力最大的群体,其他的‘利益团体’又能翻得起什么风浪呢?
  
  宦官?早就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后宫?难道儿子当皇帝要比孙子还好吗?也没有任何可能,当今的后宫也没有什么权柄。
  
  排除法虽然笨了一些,但无疑还是很好用的。除了这些势力之外,剩下的无外乎两种:宗室和前朝的遗老遗少。这两拨人能做出如此大的事情来吗?
  
  自即位之初,曹睿已经在有意的淡化‘校事’这一特务系统的功能。曹睿试图凭借自己对朝堂上人物的大致了解,通过选贤用能以支配朝堂。
  
  现在回顾看来,此路走的不算正确。忽视了大魏的人心浮动、忽视了洛阳城中心怀鬼胎之辈。
  
  给你们自由,又给我搞出这样的事情来。那么我也就不必客气了,让校事加大力度就是。
  
  不过,这些都是回到洛阳才能着手去做的事情了。毕竟现在人在寿春,再想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洛阳现在的乱局,也只能安抚为要,待自己返回洛阳后再行打算。
  
  曹睿轻轻摇了摇头,看向曹真和司马懿二人:“大将军、司空,你们二人说的都对,但也不完全对。”
  
  “洛阳城中有宵小作乱,只不过是由于朕不在都城、南征中又与洛阳消息变少,这才产生了嫌隙。”
  
  “朕在想,是不是应该向洛阳通报一下此战消息了?”
  
  司马懿首先拱手说道:“臣以为陛下所言在理。不如即刻遣人向洛阳报捷,随着陛下亲征大胜的消息传开,想必谣言也就会不攻自破了。”
  
  曹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就遣人同卫烈一同回洛阳,向宫中和尚书台正式报捷,并且向我大魏宗庙敬献祭物。”
  
  曹睿看向曹真:“大将军,以往得胜回朝,都是怎样祭祀宗庙的?”
  
  曹真一时间有些犹豫,看曹睿皱起了眉,方才答道:“禀陛下,以往出征大胜归来,几乎都不怎么祭祀宗庙。”
  
  “自从建安十八年,武帝在邺城建国之后,曹氏方有宗庙。而武帝的多次大胜,也算是汉朝用兵之胜,并不能在魏国的宗庙告祭。”
  
  “虽然山阳公曾祭拜于洛阳汉朝的太庙,但自从武帝将山阳公从洛阳迁徙至许昌,太庙也不让山阳公去拜了。”
  
  “而先帝从邺城来洛阳之后,直至去年方才开始将邺城宗庙迁至洛阳。而洛阳宗庙在战争得胜后的告祭,却一次都没有过。”
  
  曹睿颇为无奈。
  
  曹睿说道:“这样吧,既然未成制度,此次去做了也难免会有不规范之处。等朕回朝之后再说吧。”
  
  曹睿看向刘晔:“刘侍中,派人将毌丘俭叫来此处。”
  
  刘晔拱手领旨,出了堂中找侍卫吩咐了几句,随即又回到堂内。
  
  曹睿指了指臣子们的位子:“都坐吧,朕叫卿们来此,不仅是为了讨论此事的,还有其他事项要议。”
  
  曹睿说道:“诸卿,你们觉得大司马在皖口与东吴隔江对峙,下一步应如何是好?”
  
  众臣子都看向了曹真。对于皇帝在军事方面的问题,众人都颇有默契的让曹真第一个来答。
  
  曹真想了想说道:“陛下,按照以往之例,孙权在占据下风之后都会主动遣使来谈。而此次孙权并无使者前来,莫非这次孙权转了性子,要和大魏死磕到底?”
  
  曹睿轻笑了一声:“他还怎么磕到底?渡江来攻吗?以朕看,孙权多半是输了这场仗,面子上挂意不去,因此才不派遣使者来朕这里,反而在那打肿脸充胖子、勉力维持着呢。”
  
  “朕要和孙权换俘一事,孙权答复了没有?”
  
  曹真摇了摇头:“孙权什么答复也没有,就是一直隔江对峙,时不时的还派水军到大司马江边阵营之前夸耀。”
  
  “大司马的军报里写得分明,说吴军所乘的船只都雕镂彩饰,在船上还覆盖着青色篷盖、绛色帷幔,桅杆、桨橹及兵器上都描绘花卉瓜果的纹彩。蒙冲战舰前后连接,远望犹如连绵的山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