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12章 特等奖学金 (第2/2页)
提到“前夫”这个词,在1984年还是个相当新颖的概念。离婚,在那个年代并不常见,大多数夫妻即便经历了无数争吵与冲突,最终还是会勉强维持下去。
对于像周丽梅这样在60年代步入婚姻殿堂的人们来说,爱情并非结婚的主要考量因素,更多是基于家庭和社会的安排。
婚后发现彼此性格不合时,往往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因为离婚涉及到太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外界眼光。
这位细心的家长打量着周丽梅,觉得她显得诚实而纯朴,显然是一位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想到周乔,尽管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还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实在令人钦佩。
在家自学不仅需要极高的自律性,还得自己解决学费问题。
“别理他,我看你前夫不太好相处。等会议结束,我会找几个家长陪你一起出去。”
家长的话让周丽梅大为感动。她本以为坦白自己的离婚经历后,之前那些友善的态度会瞬间改变。
没想到对方不仅没有嫌弃,反而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或许,离婚并不是那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确实,如果生活能过得下去,谁又会选择离婚呢?
作为女性,她们更能体会到彼此的心酸与不易。
周丽梅的朴素和真诚让她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女人选择离婚,并不代表她的品行有问题,而是她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周云盛连叫几声“阿梅”,周丽梅却故意装作没听见,继续与旁边的人聊天,丝毫没有理会他的意思。
周云盛心中恼怒,暗自捏紧了拳头,想着女人不给点颜色看看,是不会听话的。
然而,他现在必须忍辱负重。先是孙校长讲话,接着是年级组长老汪发言,县一中还设立了奖学金,依据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来评定奖项。
周乔获得了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前十名的学生都有奖,其中前两名荣获“特等奖学金”,第三和第四名为一等奖,第五到第七名为二等奖,第八到第十名为三等奖。
原本特等奖只设有一名,但学校特意为鼓励周乔,将前两名都定为了特等奖。
特等奖有200元奖金,尽管周乔拒绝了学校的补助,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这份奖学金,自然不会推辞。
当老汪念到周乔的名字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的同学代她上台领奖。
周丽梅起身准备去领奖,周云盛也想跟着站起来,却被陈大嫂一把拉住:“你脸皮怎么这么厚?这奖跟你有什么关系?”
原来,陈顺特意安排周云盛坐在最后一排,而陈大嫂就在那里。
昨晚,陈大嫂激动得住在县招待所,因此没能和周丽梅同行。
进入礼堂后,看到儿子陈顺忙前忙后地照顾着周丽梅,周围家长也在向周丽梅询问各种问题,陈大嫂并没有上前打扰。
听到周云盛不断喊着“阿梅”的时候,陈大嫂心里很不是滋味。
两人已经离婚,人家愿不愿意再和你有任何联系,你自己心里没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