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106 第一零六章

106 第一零六章

  106 第一零六章 (第2/2页)
  
  朱棣抱头。
  
  后代人都在干什么啊。
  
  野生的蝗虫居然不够吃,还要人工饲养来吃?
  
  怎么回事,普通的东西吃多了,要吃一点刺激的是吧?
  
  【而且吃之前,需要清理干净内脏,浓盐水浸泡+高温油炸杀菌。或者磨成蝗虫粉当宠物饲料,给它们增加蛋白。】
  
  大家一愣。
  
  宠物可以吃蝗虫粉,听上去还挺有营养的?
  
  但朱元璋骂道:
  
  “谁会用油去榨蝗虫啊!你家油那么多啊!这不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吗?”
  
  他心中也有点酸溜溜的。
  
  感觉大明的百姓,和那兔朝的百姓,差别也太大了。
  
  就有点生气。
  
  【李世民吃的活蝗虫体内是有寄生虫风险的,有时候蝗虫死了,里头的铁线虫还在那边爬……他没和朱棣一样害瘕病,是运气好。】
  
  朱樉就算身在灵堂之外,他的灵魂是在灵堂之内的。
  
  闻声,又是大喊:
  
  “朱棣那是贪嘴,唐太宗那是功德无量,不能比,不能比,不一样的!”
  
  【友友们现在应该是很少听到国内蝗灾的消息了,偶尔新疆那边有一点,但基本都ok。
  
  上一回铺天盖地的蝗灾宣传还是非洲蝗灾蔓延到隔壁三哥家和巴铁家,我们为了御蝗于国门之外,派专家奔赴巴铁家援助。
  
  嗯……非洲沙漠蝗确实很恐怖,高达4000亿只,难以想象啊,看那视频密集恐惧症犯了,咱们国家每平米十几只已经被定性为严重蝗灾了,擦汗。】
  
  朱棣先脱口称赞:“御蝗于国门之外,这兔朝,果然强!”
  
  至于那新出的名字,朱棣又是拧眉:
  
  “这三哥又是谁?怎么还配被兔朝称一声哥?”
  
  他心中不禁为那兔朝暗暗着急:这兔朝,已经有一个丑丑了,又有一个老大哥了,又来一个三哥,兔朝,你要争气啊!这些国,都环伺在你身边,对你虎视眈眈呐!
  
  【而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也在拼尽全力与蝗灾搏斗,朱棣也不例外,翻开他的太宗实录,随处都是赈济蝗灾的记录。
  
  他不但赈灾,也预防。
  
  大明会典记载,自永乐元年起,吏部就需要向各处下达指令,每年初春,派人巡视境内,看到初生之蝗,设法扑捕,务必赶尽杀绝。如果坐视,导致蝗灾蔓延的,罪之。
  
  同时会追究到省级官员和巡视组成员的连带责任。每年9月、11月都需要定时下发文件提醒,此为永例。
  
  如蝗灾爆发严重,他有时会派军队前往捕蝗。捕蝗结束后,会让御史前去复验。
  
  宣德9年呢,朱瞻基还加派了锦衣卫、给事中、御史去捕蝗——友友们看电视剧里那些冷面锦衣卫酷哥男主,想到他们抓蝗虫的样子,会不会有点好笑。
  
  弘治7年,参考宋神宗的《捕蝗诏令》中百姓捕蝗可换钱粮的规定,“命两畿捕蝗,民捕蝗一斗,给米倍之。”】
  
  蹇义稍作纠正:“《汉书》平帝纪里,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斗受钱。西汉的时候,就有以蝗换钱了。北宋时,只是指定成具体法律了。”
  
  大家更关注的是冷面酷哥。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冷面酷哥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锦衣卫抓蝗虫的笑点。
  
  猜测过去,就是以后会有很多拍摄锦衣卫的电视剧。
  
  他们纳闷:锦衣卫有什么好拍的。
  
  朱棣大摇其头:“还不如拍拍我怎么治理蝗虫,治理水灾。”
  
  朱元璋点头:“既然这政策不错,那就从现在开始实施吧。”
  
  朱棣:“?”
  
  等等,那算您的政策,还算我的政策?
  
  朱棣试图争取署名权:“爸爸,要不我写个折子给你……”
  
  老朱呵呵一笑:“就不用了吧!这后辈,都已经说明白了。”
  
  朱棣含恨,并当场好胜心起,暗下决心:
  
  未来的自己,做的这些,又算什么!
  
  我的未来,会比这未来,能干百倍!
  
  【朱棣忧心百姓,因各地蝗旱等灾情,永乐元年4月,登基都10个月了,不曾修缮朱允炆焚毁的东宫,一直把它将就着当做自己的后宫。
  
  还写信告诫弟弟朱桢,学学自己,别惦记着兴造宫室,且等民丰再说。】
  
  朱元璋那蕴含着死亡的眼神,落在了朱桢身上。
  
  “嗯?你也喜欢造宫殿?”
  
  朱桢呆呆站在原地,他排行第六,正好排在朱橚之下。
  
  但是从头到尾,如今都这么久了,他终于出现了一次……然后就是被骂吗?
  
  而更令他痛不欲生的是,老朱的数落喋喋不休:
  
  “哼,肯定是你上表想要朱棣拨款给你建造宫殿,你啊你,咱一死,你们一个个的就放浪形骸了是不是?就撕掉了过去的伪装,放飞了自我,是不是?”
  
  朱桢眼神空洞。
  
  我那时候在封地武昌,我也不一定知道其他地方闹灾吧。
  
  我就是和四哥商量一下,可不可以造个宫殿嘛,有这么罪大恶极吗?
  
  爹啊,你还记得我当年随信国公(汤和)出征诸蛮,平定叛乱的时候,你还称赞我“真吾子也”,我也是为大明流过血,流过汗的!
  
  他想到了这里,看一眼朱棣,心中又兀自愤愤。
  
  再说了,四哥他不修南京宫殿,明显是想修个大的,修了整个北平故宫!
  
  你咋就不说他呢?!
  
  没有后娘也有后爹!
  
  【但他对蝗虫的认知是比较浅薄的。
  
  比如,实录里追思了,婺源县知县吴春卒于为民入水祷告蝗灾,最后溺死一事。
  
  ——心肠不错,就是行为上,纯属白白迷信送死,有这时间门不如多抓几个蝗虫。】
  
  大家又尴尬又生气。
  
  尤其是朱元璋。
  
  朱元璋也是不能免俗地为了蝗灾祷告过的:“这精神属性,也是很重要的啊!怎么能说没有用呢?正是这县令,用自己的生命,鼓舞了百姓,才让百姓,坚决和蝗虫斗争到底。”
  
  “就是,就是。这又不是如西门豹制止的那些恶人般,牺牲无辜女孩子,他是牺牲了他自己,这如何不值得嘉奖,如何不值得肯定。总比那些看见蝗虫却无所作为、尸位素餐的人要好上许多吧。”
  
  【再比如,朱棣对六科给事中说,我最近听闻皇城内,有人蓄养鸡鸭,我为蝗灾日夜忧心,这些宦官自己吃的东西都是国家给的,还浪费粮食喂牲口,一天喂的米就够饥民一家n口人的口粮。气死我啦,我禁止他们了。】
  
  朱棣皱眉:“这哪里不对了?人都吃不饱饭,还要伺候那些鸡鸭吗?”
  
  老朱肯定他:“这事你没有做错,还是那后世,粮食多了,他们就不知道我们的苦了,咱们切不可被这浮华之风沾染,稀里糊涂,好高骛远起来。”
  
  说这话的老朱,肯定已经忘记了,自己想要导弹的那件事情。
  
  【e……要是朱棣知道,我们如今最广为人知的一条蝗灾宣传新闻标题就是《特大蝗灾袭新疆、十万鸭军赴疆赈灾》,不知有何想法。
  
  鸭鸭,珍珠鸡、粉红椋鸟,甚至□□,都是蝗虫的天敌。
  
  古人也曾认识到这种生态治理法,甚至朱棣实录里就记载了一件趣事:永乐22年夏5月,大名府浚县蝗灾,知县王士廉自责,斋戒三日后,忽然飞来了数万只鸟鸟,把蝗虫吃干净了。朱高炽听说后,被这个王士廉的诚心感动。
  
  ——感动个屁啦,对那90是粉红椋鸟的鸟鸟心存感恩吧!
  
  那是大自然的食物链法则。】
  
  大家突地嘶了一声。
  
  朱元璋和朱棣,都对刚才说的话,感到了一阵尴尬。
  
  还好,刚才的反对意见没有太激烈……否则,刚才越激烈,现在越尴尬。
  
  这时候,还是蹇义低头想了想,开口说:“宋朝的《脚气集》里说,朝廷禁捕蛙以其能食蝗也。确实啊……这用动物治虫子一法,是可行的。”
  
  【对于这点,堡宗个垃圾倒是产生了相对正确的认知,正统13年6月,开封府蝗,秃鹫把蝗吃的干干净净,庄稼无损。
  
  堡宗认为鸟能除民患,那就禁止捕猎鸟鸟。】
  
  虽然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但是,大家很难对堡宗产生正面的评价。
  
  人都是有脾气的,他们没把这不肖子孙狠揍上一顿,是因为他们不想吗?显然,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啊!
  
  “何况,也只是禁止捕鸟而已,还是很消极的。”
  
  “不说饲养,至少要想办法驱赶鸟鸟,让他们四处吃蝗虫啊!”
  
  【到了万历年间门,陈振龙(最早的甘薯引种人之一)的儿子陈经纶从秃鹫故事里得到启发,试验了饲鸭治蝗,是最早的养鸭治虫人之一。可惜推广力度不是特别大,他的这项成就,被自己的五世孙,陈世元[清]记录在《治蝗传习录》里。
  
  陈世仪[清]的《除蝗记》也记载了,当时江南地区有养鸭除蝗的法子。】
  
  评价鸭子吃蝗虫之前,大家的注意力,先被那“甘薯”给夺走了。
  
  朱棣狐疑道:“这甘薯,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否则,也不会特意提出来说一下。”
  
  朱元璋则在想:“既然养鸭吃蝗在万历可以,没有道理我们不可以。”
  
  朱棣连忙打断:“爸爸,养鸭是要耗费粮食的啊。虽然鸭子可以吃蝗虫,但总不能只吃蝗虫吧?我们养鸭吃蝗虫,合算吗?”
  
  朱元璋又在沉思:“那这甘薯,会不会是鸭鸭吃的饲料呢?你看,他爸在家里种这东西,那么他家的鸭吃这些,倒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了。”
  
  朱棣又深想了想:“如果只是鸭子的饲料的话,也没有重要到要特意提一下吧?说不是这是我们人的粮食?”
  
  老朱愣了愣,灵光一闪,小心翼翼地问:“那是不是这甘薯,产量特别高,我们人吃完了,还有多,所以鸭鸭也能吃?”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染上了说叠词的毛病了。
  
  朱棣却还觉得不太对:“如果这甘薯这么好,粮食能产出这么多,明末怎么会烽烟四起?”
  
  老朱一怒:“那还用说,你没看那鸭吃蝗虫之法都没有推广吗?肯定是这甘薯,也没有受人重视,没有推广起来!这些东西,有怎么够,还得告诉他们,说服他们,这些是好的,是可以改善他们生活的!”
  
  【而明末,牛逼大发的ssr徐光启写了非常厉害的《除蝗疏》,书中明确指出,猪和鸭等牲畜可以用蝗虫饲养。
  
  还有挖掘蝗卵法、收买蝗虫法、开沟埋蝗法等一系列沿用到我们建国初的法子。
  
  不过呢……我们建国后彻底压下蝗灾还是靠大规模飞机农药喷洒,嗯,鸭鸭这种生态防治,也只是补充手段。也许随着技术革新,针对蝗虫基因和生物研究更大力的发展,能有更环保的法子吧。
  
  现在都宣传绿色健康无农药了。】
  
  大家的嘴里,又含了一整颗柠檬。
  
  那飞机,原来可以不只用于打仗,还用于给植物喷洒农药。
  
  唉……
  
  大明,真是苦寒之地啊!
  
  他们也听明白了,未来还有更多更有效的对付蝗虫的办法。但是显然,那些和他们暂时没有关系,他们现在能依靠的,还是这些比较土的办法。
  
  鸭鸭吃蝗虫就不用说了。
  
  □□和鸟鸟,也不能落下。
  
  至于那挖掘蝗卵法、收买蝗虫法、开沟埋蝗法,乃至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好办法,回头,多管齐下!
  
  朱元璋最后,傲慢总结道:
  
  “咱们这叫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是那后世的兔朝人,也没有达到的境界!”
  
  【朱棣对饲养鸡鸭的担忧肯定是正确的,在人都吃不饱的时代中,给鸭子喂米饭是太罪恶了,但是吧,像徐光启那样,用蝗虫喂养,循环再利用会好很多。
  
  而且,穿越者必备的,蚯蚓人工饲养法是真的很好用啊……鸡鸭牛的粪便发酵堆肥可以饲养蚯蚓,蚯蚓可以喂鸡鸭,可以喂鱼塘,鸡鸭的粪便又可以堆肥,还能堆沼气池发电,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当然啦,大规模养殖是需要普及鸭蛋人工控温孵化技术,和预防禽流感的,没那么简单,一旦禽流感,那就鸭飞蛋打了。】
  
  大家听着听着,两眼放光。
  
  很好,很好,又学到了一招,这一招听上去,还是大家都可以做的。
  
  这岂不是又是百姓的一个养家活口之路?
  
  就是里头混进了一个沼气发电,有点令人迷惑,实在弄不明白,但不重要,这是去搞发电的朱柏应该考虑的。
  
  然后,老朱冷静一下:“这禽流感是什么意思?”
  
  朱棣:“是不是鸡瘟鸭瘟?”
  
  老朱恍然:“确实,那是危险极了。”
  
  他扼腕道:“这后辈,怎么不顺便说一下要怎么对付禽流感呢?后面是不是该说一下禽流感了?”
  
  蹇义插话说:“那控温孵鸭蛋,也很重要。是不是鸭子出生其实和温度有关?”
  
  老朱思考着:“那是不是给鸭蛋鸭妈妈的温度,就不用鸭妈妈,可以直接把鸭蛋给孵出来了?”
  
  大家感觉怪怪的。
  
  怎么说呢,这去母留蛋之法……虽然很怪,但是,似乎是个生财之道……
  
  这样,是不是,能在很短时间门内,孵出很多很多鸭子来?
  
  【总而言之,朱棣受限于时代与生产力的局限,未能帮助当时的百姓彻底解决水灾、蝗灾的困扰。
  
  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去做他所能做的事。
  
  如今的大名古城墙依稀还能看到昔日他筑城的影子,即使从高约三丈五尺(约1167米),墙厚一丈五尺(约833米)的土城墙,变成了嘉靖时以青石为基、以砖包砌的高大城墙,也没改变整个大名旧城的城市格局。
  
  它形态方正,四方开门。为了取土方便,朱棣的部下们在古城四角挖凿出凹陷之地,形成了中间门高、四面低的地势,使得洪涝时的积水可以迅速汇聚于此,同时与城外的护城河联动,有效排水。而这些蓄水旱灾时又能帮助他们取水。
  
  在简陋的环境下,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智慧,帮助老百姓们抵抗旱灾洪涝。
  
  此时,他未登基。
  
  我们已经依稀从这零星的小小改造里,窥见了他将在大明这块不再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施展抱负的土地上,迎接他的永乐盛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