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八十六章 平常事!暗流汹涌,山雨欲来!

第八十六章 平常事!暗流汹涌,山雨欲来!

  第八十六章 平常事!暗流汹涌,山雨欲来! (第2/2页)
  
  再或者某个贪官犯法,欺压良民,杀之以正国法,还百姓朗朗乾坤。
  
  ……
  
  这就是占领舆论的阵地了。
  
  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起眼,初看很多人也多半不以为然。
  
  但长期宣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渐渐就会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一个朝廷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在造福百姓的印象。
  
  这一条至关重要。
  
  爱国教育,就要从这一点一滴上,开始慢慢入手。
  
  这个时代除了儒家读书人,大谈精忠报国之外,大多数老百姓只有很朴素的是非观,对国家朝廷没有太多的感情。
  
  所谓江山变色,无非是换一个皇帝而已。
  
  老百姓只图有饭吃,才不管那些呢。
  
  报刊上的宣传,就是为了慢慢培养老百姓们朴素的爱国观。
  
  让他们自发的拥护大明朝廷。
  
  使大明的统治进一步稳定和加强。
  
  而第四版则是最特殊一版,主要是报道民间的一些事,也包括低级官员如何办案,衙差如何行事……这就有喜也有忧。
  
  有宣传表扬,也有严肃批评。
  
  为了收集素材,朱允熥又引入了记者。
  
  他这样做,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通过这些记者,来了解下面的情况。
  
  老朱有锦衣卫和检校,对金陵城和百官的动向,了如指掌。
  
  可他却缺少耳目。
  
  记者采访,就是一个很好的名义
  
  打着采访的名义,深入了解民情,了解官员的动向。
  
  也可以不说是采访,暗中了解。
  
  至于采访得到的消息,要不要刊发在报纸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没有刊发在报纸上的消息,每日也会汇总,整理后向他报告。
  
  《大明日报》作为大明唯一官方许可向普通百姓发行的日报,加上又是用白话写的文章,写的还是极为有趣的事,比如皇帝的往事,朝廷的动向,民间的趣闻等等,因此,很快就深受无数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这份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和报道。
  
  报刊的每日印刷量,也在节节攀升。
  
  不多长的时间,已经由每天印刷一万份,到了每天印刷十余万份。
  
  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不断上升,不断刷新记录。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金陵城,总共也不过七八十万人口。
  
  一份每日印刷发行的报纸,竟能达到十万的发行量,可见其有多么恐怖了。
  
  这主要是因为金陵城的人口构成非常特殊。
  
  比如说,国子监监生就有六千余人。
  
  军队又有十几万人,外地来赶考且长期逗留的书生,来经商的商人,来完成朝廷轮班任务的工匠,又有十几万。
  
  这里面包含很多流动人口。
  
  他们当中的识字率比较高。
  
  监生,书生自不用说。
  
  便是出远门经商的商人,虽然不用多高的文化,却是必须要认得字的。
  
  有了大量的识字人群,就有了销量基础。
  
  这个时代的娱乐生活极度缺乏,能每日买一份报纸,看看上面的故事,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
  
  而且,金陵城内虽然只有七八十万人口,但整个应天府却足足有三百余万的人口。
  
  因为郊区还有大量的人!
  
  四文钱一份的大明日报,相比其他书籍,只能说是太便宜太便宜了。
  
  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要不然也不可能将价格压到这么低。
  
  随着印刷量的增加,需要的纸张和油墨也越来越多。
  
  大量生产之下,成本更是进一步走低。
  
  在巨大的需求刺激下,卖报纸也就成了一份非常赚钱的工作。
  
  城内卖报人太多,饱和了,很多人就将报纸贩往郊区去售卖。
  
  甚至还有一些从外地远来京城的商人,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有些商人更是一次性便购买数千份报纸,准备运回外地去售卖,以从中牟利。
  
  至于报纸的时效性?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那么在乎。
  
  谁会去管皇帝陛下的故事,是几个月前印刷出版,还是今天才发行的呢?
  
  能看就不错!
  
  在这几方面的作用相加之下,大明日报的销量,不断攀升也就不足为奇。
  
  一天印刷发行十万份,还只是因为现在办报纸的时间太短,规模扩张的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暴增的速度,根本就供不应求。
  
  要不然,恐怕不是每日十万份,而是二十万份,三十万份,乃至五十万份,一百万份了!
  
  以大明日报如今的火爆,那真是印多少,销多少!
  
  因为招募编辑和记者,增加了不小的开支。
  
  但销量的上升又摊薄了成本,使得四文钱一份的报纸,利润仍维持在两文半。
  
  至于免费送的。
  
  现在除了老朱那里,仍然每日免费送一份进宫之外,就再也没有了。
  
  官员们爱买不买,想要他再免费送,那是门都没有的。
  
  十万份报纸,即每天能赚二百五十余贯钱,按如今一贯一两银的兑换标准,即二百五十余两白银。
  
  一年算下来,足足有九万余两白银的纯利润。
  
  比他身为吴王每年领的俸禄还要高得多。
  
  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发行规模还在不断的上升,呈指数级的增长!
  
  自从招募来一批记者之后,朱允熥对外面的动向,终于有了不少的了解。
  
  就在他忙着处理自身诸多事务的时候,这段时间,朝中已是暗流汹涌,山雨欲来。
  
  十月初一日。
  
  朱允熥已在府中养病十余日。
  
  朝政荒废,流言四起。
  
  这一日,献王朱允炆前来拜访。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