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33章 亚圣孟子

第333章 亚圣孟子

  第333章 亚圣孟子 (第2/2页)
  
  “我可以看到秋天鸟的细毛,但是看不到一车柴火,大王肯定不会相信这种鬼话。”
  
  “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肯举。”
  
  “看不到一车柴火,是因为不肯看。”
  
  “不实行仁政也是一样,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当时,所有的诸侯国都在变法图强。”
  
  “各路诸侯也都是崇尚霸道,热衷于富国强兵,开疆拓土,讲求实际功利。”
  
  “但孟子推崇的是省刑罚、薄税赋,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仁政。”
  
  “对于国君普遍关心的攻城略地,孟子极为反感。”
  
  “孟子曾说善于打仗的人,要给予最重的刑罚。”
  
  “唆使诸侯拉帮结伙打仗的,要给予次一等的刑罚。”
  
  “强令百姓垦荒种地的,要给予再次一等的刑罚。”
  
  “孟子主张学习尧舜禹那一套,在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根本行不通。”
  
  “虽然政治上不是很得意,但是孟子的名气却越来越大。”
  
  “在游历过程中,虽然孟子受到了列国的尊崇和礼遇,待遇比孔子那时候也强多了。”
  
  “可是孟子的思想基本没有被哪个国君推行,因为实际上完全做到仁政是很难的。”
  
  “经过二十几年的游历,没有啥实际成果。”
  
  “于是孟子归隐故土,和弟子们著书立说,写成了《孟子》一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书。”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把《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
  
  “《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灵魂,也是科举考试必考的内容,也将孟子的地位推向了高峰。”
  
  “孟子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开始以孔孟并称。”
  
  “到了元朝,更是追封孟子为亚圣公,亚圣之名便成了孟子的代称。”
  
  嬴政:孟子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以致于一生都未能施展抱负也就不足为奇了。
  
  孟子对国君普遍缺乏应有的礼数,和国君对其的尊敬礼待形成了鲜明反差。
  
  总体而言,各国国君对于孟子都是相当尊敬优待,即使他们对孟子的主张思想不予采纳。
  
  比如齐宣王,拜孟子为客卿,出门时安排随从数百人,待遇是没得说了。
  
  然而,一次齐宣王派人请孟子次日上朝议政。
  
  孟子推说自己有病,不能上朝,结果第二天却跑去别人家里吊丧。
  
  世人认为孟子不应该如此对待齐宣王,但孟子却压根不以为然,还认为自己才是最尊敬齐宣王的那一位,因此不必拘于小节。
  
  此外,孟子有时面见齐宣王一言不发掉头就走,还说自己是在磨磨齐宣王的性子。
  
  儒生认为这是孟子不畏君权、极具风骨的表现,但其实不然。
  
  自古以来中华都是一个礼尚往来的社会,孔子本人也很重视礼。
  
  且不说是国君,哪怕是一个对你优待尊重的普通人,也应该以礼还之。
  
  但孟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摆出名士派头,给国君们难堪。
  
  这也是遇上了齐宣王这样宽宏大量的国君,还有尊重士人的战国时代大背景。
  
  要是放在他大秦,他肯定不会给孟子好果子吃。
  
  孔子重礼,孟子好仁。
  
  但在礼数方面,孟子还不如他的祖师爷孔夫子。
  
  总是孟子的这番操作,也难怪国君们都是对其敬而远之了。
  
  孟子除了对国君缺乏礼数,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也让人无法认同。
  
  孟子在齐国的时候,正逢燕国内乱,再加上两国有世仇。
  
  因此齐国就想出兵讨伐燕国,为此齐国大夫特此去征求孟子的意见。
  
  一开始,孟子明确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但后来,孟子却又表示自己的表态属于闲聊性质,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还鄙夷的表示齐国和燕国是一丘之貉,辩解自己不可能劝说一个和燕国一样不仁义的国家去攻打燕国。
  
  孟子的话不仅前后矛盾不一致,而且自己在齐国享受优待还鄙夷齐国的行为无疑是在吃饭砸锅,因此自然引起了齐国上下的不满。
  
  正因为孟子存在种种的大小问题,以致于其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然而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当时的战国乱世大背景下。
  
  孟子美好而空洞的政治理论完全是空中楼阁,不能帮助各诸侯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正所谓空谈误国,无论是家事国事,都只有从现实出发,认认真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孟子一生虽然并非功成名就,但是《孟子》一书却被封为儒家经典,关键在于孟子的思想主张。”
  
  “第一个思想主张,仁者无敌。”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其实就是人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
  
  “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
  
  “反之,如果不顾百姓死活,推行暴政,将会失去民心而被百姓推翻。”
  
  “想要做到仁,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五点。”
  
  “一是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民同乐。”
  
  “二是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三是尊人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认为如何对待百姓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四是富有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用推恩办法来治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样做便能得到百姓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五是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
  
  “孟子要求对一切的暴君污吏进行严厉的谴责,力图实现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
  
  “虽然孟子的仁政理念并没有得到实施,但是并非纯属理论。”
  
  “如果要是从经济政策着手,对农业社会而言,百姓只要平安度日,得以养生送死无憾。”
  
  “然后加以适当的教育,提升社会秩序的水平,国家自然会步入正轨。”
  
  “但可惜在战争年代,孟子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各个诸侯国的实施。”
  
  “第一个思想主张,性善论。”
  
  “在孟子的伦理哲学中,性善论是他的一个标签,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
  
  “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第一个思想主张,因材施教。”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
  
  “孟子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众多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
  
  “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因材施教,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
  
  “当得意门生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
  
  “所以,易子而教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王阳明:孟子一生并非功成名就,能够被称为亚圣,最应该感谢的是唐朝儒家大师韩愈。
  
  孟子被称为亚圣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孟子在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儒家学说是一座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孔子就是那个为儒家学说打好地基的人。
  
  而孟子则是把这个高楼大厦建立起来的人,像孟子以后的儒家大师是把这座高楼大厦进行内部装修的人。
  
  在荀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西汉的董仲舒,唐朝的韩愈,北宋的朱熹。
  
  不过是把这座高楼大厦的内部装饰,进行了一些翻新和改造而已。
  
  孟子能成为儒家的亚圣,其实孟子本人可能都想不到。
  
  因为孟子怀有继承孔子学说的梦想,怀有成为孔子那样的圣人的梦想。
  
  一生也在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一生也在开馆办学,传播儒家学说。
  
  但是孟子在生前理想破灭,梦想难以实现,没有人在乎他。
  
  即使有一些国家,像魏国、齐国的国君,一度很重视他。
  
  但从来也没有人愿意,接受并实施他的仁政主张。
  
  也就是说,孟子的生前是特别失败的,特别凄凉的。
  
  孟子能最终成为亚圣,首先要大力感谢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韩愈很推崇孟子,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把孟子列为孔子的继承人,说孟子是在先秦儒家中唯一有资格继承儒家道统的人。
  
  自此以后,孟子的地位开始上升。
  
  到了宋朝的时候,由于宋朝的理学的兴起。
  
  作为对理学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孟子逐步走向前台。
  
  作为孟子忠实信徒的王安石,更是利用自己变法的权力,把《孟子》一书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朝人虽然野蛮,但对汉族的儒家文化也是很推崇的。
  
  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之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之所以被选中做了孔子之后儒家学说的唯一继承人,主要在于孟子的思想主张。
  
  第一,孟子的成才之路和孔子相似。
  
  孔子热爱学习,后来办学,再到后来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建设一个以仁爱为本的大同世界。
  
  孟子也是如此,学成之后,带领大批弟子游说诸侯,希望能在孔子的仁爱学说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用仁政治理国家,一个王道理想的世界。
  
  第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并把孔子的伦理思想,发展成为政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第三,孟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这个性善论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
  
  第四,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修身养性的道德原则。
  
  比如仁、义、礼、智,比如培养浩然之气等。
  
  第五,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主张。
  
  这是孟子总结历史兴亡的规律,十分大胆提出的以民为本的主张。
  
  如何对待民众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兴衰有莫大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