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那’个男人 (第2/2页)
真要说起来,先帝老爷子能活着挨到太宗皇帝合眼,而不是被太宗皇帝活生生打死,都还是人类基因里自带的父爱在作祟!
经历过那么一段人生黑暗期,先帝老爷子显然不敢记恨太宗皇帝;
自然而言,就恨上了那个把自己衬托的很呆、很蠢,害自己一天挨八顿揍的对照组:邓通。
这就像是后世,总有那么一个无所不能的‘邻居家的孩子’,让原本和蔼可亲的父母双亲怒火中烧,从而拔出皮带就开始规训子嗣。
但作为儿子,却从来没有人会因此记恨父母。
大家伙儿记恨的,只会是那个无所不能,又阴魂不散,贯穿自己大半个人生的‘邻居家的孩子’。
邓通,就是那个贯穿先帝老爷子大半人生的‘邻居家的孩子’。
明白这些,就不难得出结论:先帝老爷子讨厌邓通,完全就是人之常情;
先帝老爷子固然没错,可话又说回来,邓通也确实说不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而真正让先帝老爷子,在本心上厌恶,甚至憎恨邓通的同时,又对邓通这个人有极高评价,甚至极为欣赏的原因,则是邓通这个人,是真的配得上太宗皇帝的喜爱、亲近。
倒不是说邓通长得帅,戳中了太宗皇帝某个奇怪的性癖或审美;
而是这个人,真的很能干。
纵观邓通的政治生涯,从得到太宗皇帝信重开始算起,一直到太宗皇帝驾崩,邓通饿死街头——这前后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里,汉家便至少有三件大事,是由邓通一手操办的。
第一件:钱币。
众所周知,汉家自太祖刘邦立汉国祚以来,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极其频繁的货币制度改革,或者说是频繁改革所引发的混乱。
——先是太祖高皇帝,铸三铢重的‘汉半两’,彻底搞崩了汉家的货币系统,一度让汉家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远古时期;
同时,为了堵天下人的嘴,太祖高皇帝决定分蛋糕,开放了铸币权,允许私人铸币。
而后,吕太后为了给太祖高皇帝擦屁股,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并推出了吃香相对没那么难看的八铢钱。
吕太后八铢钱,钱重达到八铢,达到了重量十二铢的秦半两的三分之二,含铜量合格、成色尚可;
比之含铜量约等于零,成色极差,且只有三铢重、重量只达到秦半两四分之一的太祖‘汉半两’,吕太后推出的八铢钱,不出意外的让币制迅速重回正轨。
到了太宗孝文皇帝时,币制的问题再次出现。
——秦半两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重,不便携带;
太祖高皇帝搞三铢钱,如果严格把控含铜量、成色,并遵循市场规律,将三铢钱的面值定为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其实也是没问题的。
于是,太宗皇帝便决定:再度改变币制,推出一款比秦半两、吕后八铢都更轻便,同时又不会破坏市场秩序的新钱。
考虑到秦半两重十二铢,吕后新钱重八铢,太宗皇帝最终决定:推新钱四铢。
四铢钱,重量为秦半两的三分之一,吕后八铢钱的二分之一,刚好各成整数倍;
只要规定四铢钱面值为秦半两的三分之一、为吕后八铢钱的一半,就完全不会破坏市场秩序。
说干就干——四铢钱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了市场。
人们非常喜欢这种更为轻便、成色好、高含铜量,同时面值又与重量一致的新钱。
但之后不久,情况就有些不对头了。
——在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初,太宗皇帝为了巩固自身地位,颁发了一道《许民弛山泽令》。
该法令规定:原属于天子的私人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花草树木、山野兽类、鱼类、矿产等一切自然资源,都被天子慷慨的分享给了全天下人。
在过去,你再穷都不能上山砍树当柴火,只能捡地上的枯枝;
因为天上地下,一草一木,都是天子私赀。
但在《许民弛山泽令》发布之后,老百姓可以根据需要,从山林间获取猎物,可以砍伐树木,可以下河捞鱼了;
自然,那些手握资源的贵族们,也可以开山挖矿了。
太宗皇帝此举,本意是通过利益共享,将全天下的百姓都拉到自己这边,顺带拉拢拥有封土,可以靠开矿牟利的彻侯勋贵及宗亲诸侯,以改变自己‘傀儡天子’的政治处境。
但在钱币改制,推出新钱四铢之后,命运的回旋镖折返,不偏不倚击中了太宗孝文皇帝的脑门儿。
——为了最大限度维持市场稳定,太宗皇帝所主持制造的四铢钱,无不是铜含量足够,成色上佳,制作精美的良币;
但在《许民弛山泽令》,以及铸币权开放的前提下,封土遍布铜矿的吴王刘濞,也开始凭借国土上开采出来的铜矿,加入到铸钱的行列。
不同于太宗皇帝所铸良币——吴王刘濞私铸的四铢钱,主打的就是一个表面功夫。
制作精美?
有个钱样就行!
含铜量高、成色好?
表面看着好就行!
什么铜包铅、铜包铁——甚至是铜包土,吴王刘濞都干得出来!
如此一来,市场上的四铢钱,除了太宗皇帝力推的良币,又多出了个吴王刘濞私铸的劣币。
二者成本一高一低,自然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
——价值一百钱的货,需要一百枚良币?
大不了我给你一百五十枚劣币!
反正也看不出来;
表面看上去一毛一样的铜钱,又没人会闲着没事儿把钱币掰断去看,你没道理不占这到手的便宜啊!
于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天下流通的钱币,便几乎被吴王刘濞的劣质四铢钱完全垄断!
太宗皇帝很清楚,这是一颗雷。
无论是吴王刘濞的劣质钱,还是因此而愈发富裕、强大起来的吴国军队,都是汉家不可忽视的一颗巨雷。
试想一下;
远在数千里外的吴国,凭借对整个天下的钱币垄断,可谓日进斗金,每过一天,都能肉眼可见的更强大一些。
反观长安朝堂中央,几乎等同于完全失去铸币权,财政状况就算不恶化,也不大可能得到改善。
此消彼长之下,岂不是过不了多少年,长安朝堂中央就又成了周室、汉天子就又成了周天子;
而吴王刘濞,就成了那听调不听宣的‘列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