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运气 (第1/2页)
袁熙这次退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单单因为关羽离开那么简单。
他这次和诸葛亮带来的兵其实不足两万,这点数目甚至比不上将要回军的司马懿和许都城内魏军数目的一半,这次袁熙其实真正的主攻方向,是怀城到雒阳那条线上,要是雒阳打下,许都便不战自溃。
之所以袁熙这支军先前能打的极为顺利,主要还是用计调开了司马懿,但诸葛亮预测魏延那边有可能缠不住司马懿,要是让其回援,缺了关羽相助的晋军便会陷入被动。
许都攻城,绝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虽然袁熙也期望过曹丕弃城而逃,而根据双方的应对来说,曹丕果然还是有些过人之处,没有自乱阵脚,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袁熙强攻许都,如果打不下来的话,不仅是得不偿失,还有可能让屡战屡败的魏军恢复信心。
所以袁熙和诸葛亮商量过后,决定暂且退兵,折返往东,以辅助赵云怀城攻雒阳那路的攻势。
当然,在此之前,袁熙决定给司马懿来个大的,毕竟这可能是今后十年里面曹魏最有威胁的人了。
司马懿那一边,对此仍然懵懂无知,还在拼命往回赶,他的目的是截断晋军后方运粮补给,等晋军大乱,再趁机袭攻晋军,配合许都的魏军前后夹击,以许都之围。
司马懿想的很好,他击败魏延后急行军北上,中间丝毫没有耽搁,就是为了在晋军一无所知的情况发生突袭,要是他面对的是其他对手,可能这一步就是反败为胜的妙着。
但偏偏他遇到的是晋军。
司马懿的行动意图,也在诸葛亮和袁熙的战前推演中,而且魏延虽然来不及赶过来报信,但是山头之间架设的火箭信号可以,作为当下最快的信号传递手段,加急信号终于是在司马懿赶来的前一天送到了袁熙处。
虽然火箭信号只能报急,并不能传递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加急信号本身就说明事情出了意外,于是袁熙和诸葛亮更加笃定先前的猜测,便准备在许都东南方向二百余里处设下了埋伏,在豫州陈国和颍川郡交界处静待司马懿到来。
之所以选在此地,是因为这处的城池,处于一条狭长的通道中,谓之滏口陉。
这条通道南北纵贯,西边是平行空仓山脉,北部出口是东西向的丹朱岭羊头山金泉山一线,东边是数条河流和山脉,将通道北部城池北上的出口封的像壶口一般。
这也是除了樊城直上许昌外,东路数百里范围内唯一一条能北上的通道,又因为地势险要,所以在古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座处于狭窄通道壶颈部分的城池,虽然不如之前繁华,如今只算是一座要塞,但扼守了南下北上的通道,因为地势险要,晋军一直没有进攻,仍然被魏国控制着,这也是诸葛亮预测为什么司马懿敢走这条路的原因。
这座城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叫做长平。
魏国守军因为之前通道外面被晋军控制,所以也不敢出来探查,只敢严防死守,诸葛亮猜测,司马懿这次想要扳回局面,必然要行险,所以走这条路的可能性很大。
其只要出其不意打出谷口,北上五十里,便能截断晋军晋军许昌的后勤粮道,然后往西一鼓作气急攻,从而避开许都被围的形势。
但另一方面,司马懿生性谨慎,所以他不可能不派出探子,所以袁熙才要带军提前离开,布置设伏。
如今他和诸葛亮各领一支军,分别埋伏在两边的空苍岭和丹朱岭上,兵士们完全禁绝起灶生火,甚至战马都被没带来,以免发出声音,惊动到曹军探子。
幸运的是,这日黄昏,连续两拨魏军探子经过,收到消息的袁熙经过分析,认为这是魏军的先行哨探,看来司马懿准备晚上行军,为的就是掩人耳目。
他相信突前十里的诸葛亮那边,肯定要静静应对,果然到了一更时分,哨探来报,说魏军急行而来,直奔出口而去。
袁熙心道机会来了,剩下的就要看司马懿能不能进入这个口袋了。
前面的诸葛亮借着微弱的月光,在望远镜看到下方井陉道中人头攒动,这是魏军在行军,他命令部下按兵不动,只等魏军过去,然后准备和袁熙军将其包夹在这条十里长的通道中。
这条通道,也是长平之战中廉颇退守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河谷出口开阔,内部却是一个三角地带,地形极为复杂。
司马懿起码在马上,他刚刚经过了魏军控制的长平关,之前的三十里,便是赵括四十万大军覆灭之处,所以司马懿通过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时刻防备。
直到他到达了长平关,方才松了一口气,之后他只是修整了半个时辰,看到入夜,便让兵士急行,只要再走二十多里,就能走出丹朱岭缺口,出现在晋军后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