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断粮之策 (第1/2页)
洛南道,洛水与大河汇流之地,是关中与黄河连通的重要航道,亦是秦军经水道运输粮草的重要枢纽,也就是说,如果控制了洛南道,秦军就无法从河洛经黄河将粮草运至河外蒙骜军本阵。
此时河上的船只往来穿行,秦兵辎重队与征召的民夫正忙碌的将粮草卸载到河岸边的码头上,一切井然有序。
“将军,这批新到的军粮已清点完毕,共十万石,后日可以起运。”一名典薯官向秦将桓屺禀告道。
“很好,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桓王桓闾吩咐道,此事他可不敢马虎,不然一旦出现差错,即使是他也吃罪不起。
“将军放心吧!”典薯官躬身应诺道。
就在这时只闻远处有人喊道:“快看,那是什么?”
只见一阵烟尘滚滚而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数百名骑着战马的甲士向他们奔驰而来,他们手持长矛,身披铁甲,气势汹汹。
“什么是魏军?!”桓屺心下大惊,这魏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此地。
“杀!”魏武卒火字营统领季桓高举长枪率先冲杀过来,他胯下的良马如同离弦之箭飞射而来,瞬间便已近在眼前,季桓大吼一声挥舞长矛刺去,长矛如蛟龙般击出,立时当先几个秦军士卒被洞穿了身体,惨叫一声倒地身亡。
“杀啊!“一众骑士紧随其后,他们手中的长矛如同一根根毒蛇般向秦兵刺去,一个个秦兵被洞穿身体惨死当场。
“给我关闭寨门!”桓屺见状急忙喝令道。
“可是外面的士卒和粮草怎么办?“典薯官有些迟疑的问道。
“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桓屺咬牙说道。
“快!弓弩手准备!给我射!勿要让这群魏国骑士冲破寨门!”桓屺大声呼喊道。
秦兵迅速集合起来,搭弓射箭,密集的箭矢朝魏国骑士倾泻而去。
顿时魏国骑士被密集的箭雨射翻了一片。
“给我撤回来!”季桓急忙喝止手下,用自己手下这群骑兵的命去填这座营寨,殊为不智,他不愿意自己手下白白送死。
桓屺见魏军退去,心中松了口气,只是他怕这或许只是魏军的先锋。
那群魏国骑士并未退远,反而吊在秦兵弓弩射程外,如狼群般盯视着秦军。
他亦不敢开寨门,如此一来,整个秦军便分成了寨外和寨内两部分。
不多时,只见西方的山道上一阵人潮涌动,旌旗招展,黑压压一片,竟是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向此地而来。
“是魏国大军,我军完了!”桓屺看着眼前的景象脸色惨白。
“将军不如趁现在魏军并未合围,杀出去。”典薯官说道。
“丢了洛南河道,即使逃出去亦是一死,
不如与敌拼了!”桓屺道,他已心存死志,既然不能逃,倒不如与这些魏军拼了,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此时寨外一队队魏兵正在列队,魏军的主帅正是是信陵君魏无忌,他的目光正盯视着秦军的寨门。
“大军已列阵完毕,上将军,是否攻寨?”身旁的副将向信陵君询问道。
“令季桓领两营兵马准备攻河岸秦军。”信陵君说道。
“将造好的投石车推上前去。“信陵君又道。
这投石出却是伏念向信陵君建言就地取材打造的投石车。
砲在春秋时期即已有,此次不过是伏念在原有基础上改进了一番。
这种行砲车,在使用时能另用两根支柱将砲架起,车轮脱离地面,既使砲稳定,又增加了砲的高度。威力与抛射物的重量虽不如固定砲,但却是方便了不少。
之前见实过公输家神乎其技的机关兽,他这点东西倒是有些不值一提。
这个世界与原先世界的先秦时代的差异甚大,不仅有武功体系,类似机关兽的黑科技,整个军队的发展亦是到达了唐宋时期的水平。
比如这十分明显的军队着甲率,他这一路走来,七国军队几乎都着甲。另一方面,就是骑兵,相比于原先世界的同时期,这个世界骑兵已经普及,并且发展出了具装骑兵。
伏念检查了一下这些投石车的缆绳、绞盘,砲梢。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力抛射,弹力抛射算是一大进步,只是这种简易版的投石车,不管支架还是绞盘都是木制仿工,稳定性和耐用性并不高。
根据投石车车重,绞盘的拉力一般应为车重的1.5~2倍,投石车车重约是100公斤,100x1.5÷0.453=331.13磅=1490N。
也就是说这架投石车最大抛物重量为150公斤—200公斤左右。
魏军士卒已经按照他交待的命令开始装填投石车。
伏念则是用树枝在地上计算起来,弹道计算是个很复杂的工程,而且就这个时代的水平,影响弹道的参数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法测量的。比如说低亚音速状态下空气的摩阻系数受温度,湿度,气压影响较大,只能估计,无法精确计算。最重要的是,自制的投石机工作状态变化较大,多次投掷的散布面也较大,对于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系统,进行弹道计算很难行的通。
不过伏念并非没有办法,他之前已经做过弹道取样测试,通过弹着点样制作了几张弹道表。以不同的动力输出为行,对应的落点距离为列做了一张二维表。
他现在只需根据这张表,在已知距离确定投射所用的抛物和投掷角度调整,就能得出大致精确的落点。
“伏兄弟,你这是在做什么?”张炭头等人凑了过来,不解的问道。
伏念微微着摇了摇头,道:“我只是在计算落点。”
“我可不懂这些哩,真不知道你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张炭抓了抓头皮,憨厚的笑道。
伏念也不理睬他,继续在地上列公式计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