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832章: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

第832章: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

  第832章: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 (第1/2页)
  
  「大孙,登基吧。」
  
  朱元璋再次重复了一次,语气之中充满了唏嘘。
  
  朱英下意识的想要反对说些什么,但却被老爷子的眼神制止了。
  
  「咱的身体,咱自己心里清楚,原本以为还能多撑一些年,没想到这么快就垮了。」
  
  「没多少时候了,咱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不过咱这心里,倒是没啥太值得牵挂的事情了。」
  
  「有大孙在,咱费了这一辈子劲打下的江山,也不怕是后继无人。」
  
  「按着这朝廷的规矩,前边的皇帝驾崩了,后边的皇帝才能继位,咱不想这般,咱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有些累了,何不试试那太上皇的滋味。」
  
  「咱想亲眼看着大孙,完成这登基仪式。」
  
  听到这番话,朱英其实有很多借口来对老爷子进行反驳,但到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
  
  「好,听爷爷的。」
  
  半晌,朱英缓缓开口说道。
  
  到了这个份上,其实说什么已经意义不大了。
  
  「咱的好大孙。」朱元璋轻轻的拍了拍大孙的肩膀,咧开嘴笑了起来。
  
  登基的事情算是敲定了下来,但显然需要一定时间的筹备。
  
  历代王朝登基其实一般都是非常仓促的,很少有去做什么准备的时候,昭告天下一般也是在登基之后。
  
  但是朱元璋这次不打算这样做,按照现在大明的情况,完全不需要担心皇位继承出现什么波动,因此朱元璋想要办得隆重一些。
  
  在五月月底大朝会的时候,朱元璋宣布了这个消息。
  
  顿时,京师震动。
  
  听起来有些震撼,其实细想起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大明太孙已经可以说基本掌控了,这些年来,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内政上,朱英都体现出了很好的能力,让现在的大明如此强盛,四海臣服。
  
  陛下的身体很多大臣也是看在眼里,这是大限将至的征兆,提前传位也不无可。
  
  唯一比较紧张的大概就是燕王了。
  
  燕王府。
  
  朱棣和姚广孝对坐于凉亭之中。
  
  「没想到这天还是要来了,当初我何曾想过,那与大兄有些相似之子,竟会真是大侄子,这说起来我自己都觉得荒唐,可偏偏他还就是。」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个事情,如果当初,我没有生出那般心思,没强行把他带到京师来,父皇自然也就看不见他,那将会是怎样。」
  
  「不过仔细想想,我也不曾后悔过,如果....如果早知道会是今天这般。」
  
  「或许...诶...他确实很适当当皇帝,是真正的明君。」
  
  朱棣话到一半时,多番犹豫,最后无奈说道。
  
  大明的变化,是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看在眼里,不管是大臣,皇子,亦或是黎民百姓。
  
  曾经朱棣就藩于北平,最大的心思就是想彻底的平定草原,哪怕是他自己觉得,这可能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现在,有人办到了,还显得那么轻松。
  
  姚广孝也有几分感慨。
  
  「天命如此,贫僧初见太孙之际,便心思有些晦暗,生出诸多变化。」
  
  「如今想来,实乃是命之使然。」
  
  说到这里,姚广孝微微一顿,继续道:「只是如今太孙龙气太盛,继位大宝之后,更是达之以巅峰盛况,如此威慑,易伤于类,王爷还需是要早些做打算才是。」
  
  「贫僧观太孙,犹如是雾中观花,水中观月,谁也不知太孙心中如何作想。」
  
  「或真,或假,无人可说清楚,只是王爷应不会忘
  
  记,当年太孙游走西域大漠,可从来不是善于之辈。」
  
  「因此王爷离得京师,当是越远越好,眼下便就是看那东胜神州了。」
  
  朱棣叹息道:「便就是怕徒增生变啊,不过现在我等也无能为力,只看太孙如何了。」
  
  姚广孝却道:「倒是有些办法,这段时日,王爷可让世子,王妃多多去宫里走动一二,也能让陛下多念及几分旧情,这也就好办多了。」
  
  「当然,不能只是王爷,包括秦王,晋王,齐王都要如此。」
  
  「此番陛下提前放消息出来,连钦天监那边的日子都没算出来,这说明陛下想要办得隆重一些,大致不是会在近日,贫僧推算,当在正月初一。」
  
  「留足半年时日,也能足够周边小国相继来贺了。」
  
  姚广孝本身就精通儒释道,因此很容易就能推算出最好的日子,况且陛下这么早宣布,自然也是为了更让太孙的继位大典更加隆重。
  
  实际上也正如姚广孝所推算出的那样,钦天监刘日新给出的最好日子,也是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也是比较好是新君登基,意义上也比较特殊。
  
  别看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但实际上对于登基大典来说,已经是非常紧迫了。
  
  这跟一般的登基不同,象征意义更远大于实际意义,毕竟皇位的传承已经没有悬念和变化了,大多数皇帝即位的时候,都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管他什么日子,能有多快就多快,以免生出变化。
  
  朱英的登基大典,更多性质上属于展示大明的辉煌强盛。
  
  其实按照古礼,朱元璋跟朱英都足以泰山封禅。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也就是说皇帝向上天汇报自己在人间取得的功绩,在之前,这几乎是每个皇帝心中的念想。
  
  自古以来,进行过泰山封禅也就六位,而第一位自然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一统华夏,自然足够封禅。
  
  封禅的终止,「头功」当属宋真宗,因为他打破了流传千年的规矩,进而使得后世的皇帝耻与他为伍,封禅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单单这八个字,便足以泰山封禅,但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说这个事。
  
  朱英倒是不怎么算,因为他现在的功劳,基本上都是挂在朱元璋的头上,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大明能有今日之强盛,这跟太孙分不开干系。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依旧属于是洪武年间,在位的皇帝是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