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司礼监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 (第1/2页)
  
  吴淞口那地方肯定是有水师的,此地是太湖的主要出海口,和崇明岛隔海相望,魏公公印象中的黄埔江都是其支流。
  
  说白了,就是上海,只不过如今那地方属松江府。
  
  之所以肯定吴淞口有水师,是因为魏公公记得嘉靖年间水师名将俞大猷曾在此地和倭寇大战。
  
  战后,原先的吴淞守备千户升级成了总兵,不仅在吴淞口修了炮台,还设立水师以确保倭寇不可能再由此地登陆。
  
  要不然,再让倭寇从吴淞寇入,几十号人大摇大摆跑到南京城下,那真是太他娘的丢人了。
  
  所以,这吴淞总兵又被称为江南水师总兵,虽然事实上并没有这个官职,但性质却是如此。
  
  别的,魏公公不是太肯定,但确信现在的各地水师还不是太烂。整体上肯定不如大明开国之初,但绝对比陆军的卫所要强。
  
  事实上,大明水师也是历经三百余年无一败仗的。哪怕到了南明时期,明军的水师依旧称霸东亚,不但清军干不过,红毛鬼和倭人更是干不过。
  
  可惜,水师的强大拯救不了陆地的沦陷。
  
  曾经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直到魏公公前世方才得到了复兴的机会,开始望向大海,然而距离祖先的荣光依旧很远,很远。
  
  此时的大明水师,要说是帝国最后的骄阳,倒也恰当。
  
  魏公公于现在各地的水师情况了解不多,不知大明朝都在哪些地方设有水师,领兵的将领又是谁,参加过援朝抗倭之役的将领们又还剩多少人。也不清楚吴淞口那边现在有多少战船,有多少能出海的精锐。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公公心中是乐观的。毕竟,大明如今南北的各支水师在十几年前可是统一抽调过参与露梁大海战的。那一战,彻底粉碎了日本征朝野心,使之三百多年不敢露出窥伺大陆之心。
  
  才过十多年,辽东都没烂透,水师这边更不可能烂透。
  
  就算吴淞这边再不成样,弄个几十条船应该是没有关系的。
  
  魏公公很有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认知很准确,那便是他老人家其实就是会读书会写字的大老粗。
  
  为啥?
  
  具体到细节方面,他老人家除了两只眼珠子会转,别的动不了。
  
  好在,他老人家见过猪跑。
  
  因而,事情就好办了。
  
  海战这玩意嘛,在魏公公看来,就是大船欺负小船,大炮欺负小炮。船多欺负船少,炮多欺负炮少。
  
  往上推一千年,往下推五百年,不都这样。
  
  大阴帝国强盛时维多利亚港里上千条战船和两百多年后的十来条破船,不是很能说明问题么。
  
  管你科技怎么演变,事情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
  
  国力强盛,军力强盛的标准就是多。
  
  对于穷的只剩钱的魏公公而言,他只能学韩信多多益善。
  
  故而,吴淞口水师是必须拿下的,且必须干出点成绩来。
  
  或者说,必须抢点东西回来。
  
  要不然,无锡这个窟窿实在是填不住。
  
  今晚,魏公公原只想开个窗户,哪曾知骚部下们把房子都给拆了。
  
  这房子都叫拆了,京城里的东林大佬们还不把桌子给掀了?
  
  人大佬掀桌子,魏公公掀不得噢,所以,只能跑。
  
  ………….
  
  除了吴淞口,距离无锡最近的出海口就是太仓,也就是当年郑和船队出海所在。只是,魏公公不肯定那里现在有没有水师,所以他不敢冒险。
  
  毕竟,他老人家真的就是要出海避风头,也得有战船在手才行。要不然,难道跟赵老九一样在海上飘了玩不成。
  
  趁着东窗没事发,赶在朝廷拿人圣旨和缇骑到来前,赶在无锡的事情还没传遍江南前,赶在江南的驻军还没集体来包抄他魏公公前,抢先到吴淞口出海,是唯一也是最有效的避祸手段。
  
  吴淞口,必须拿下!
  
  坑蒙拐骗也好,重金贿赂也好,强势入营斩了将官夺了兵权也罢,反正不管什么手段,魏公公都得把水师拿到手。
  
  不为国,不为民,先为他老人家自个。
  
  要不然,百年大计,毁于一旦啊。
  
  计定了,就得善后。
  
  无锡城这个烂摊子,也不是一拍屁股就能走的,总要做些什么。
  
  说是出海前的准备也行。
  
  ………….
  
  东林书院的大火还在烧着,无锡城还在恐慌之中。
  
  但是,再也没有铳声响起,也不再听到谁再喊杀人了。
  
  一切好像恢复如初,除了熊熊烈火外,无锡城中再也没有了骚动。
  
  县衙中,魏公公的一道道命令快马传了出去。
  
  真个就是快马,因为除了东林书院那边还聚集着人群,无锡城中大多数地方都是空无一人的。
  
  随着魏公公的一道道命令,县前街驻满了军士,县衙前后成了一座军营。
  
  没有人敢在这附近活动,也没有人敢接触那些视人命为草芥的强盗官兵。
  
  伤亡结果很快出来,这伤亡自不是魏公公这边,而是无锡百姓。
  
  总计一百三十余人被射杀,死者八十余,伤者四十余。
  
  内中,经过无锡县衙差役的辨认,有三十余东林书院的学生。
  
  最有名的当属东林教习刘元珍和赵敷教了。
  
  二位进士出身的君子尸体早已冰冷,魏公公在下令救治伤者后,命人将死者统一送至义庄,待天亮后张榜通知东林书院和死者家属前来认领。
  
  同时,又“威逼”代无锡知县主薄周铁心以县衙名义张榜,榜上赫然说要参与闹事百姓主动至县衙投案自首,如此可减轻罪责,或可免于刑罚。又要周铁心行文常州府,讲明夜间之事,要常州府火速派员前来处置。
  
  当然,这行文通篇充斥“幕后凶手”、“无视法纪”、“聚众冲击”、“暴徒”、“十万火急”等字眼。至于知县和县丞的死,肯定是死于乱民之手了。毕竟,十万火急时,那冲进衙门的乱民可是见官就杀,见人就打的。迫不得已之下,魏公公只能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了。
  
  这就是个定性了,魏公公联同无锡县官方的定性,至于府里和南京以及北京那边怎么看,认可不认可这个定性,则是后面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