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黄巢挽天倾 > 第四十二章 迷雾重重

第四十二章 迷雾重重

  第四十二章 迷雾重重 (第1/2页)
  
  “——莫不是以为幸进状元,便能平视吾辈?”
  
  来之前,黄举天便预料到王弘业会发难。
  
  因此,他放低姿态,恭敬答道:
  
  “下官的功名,不过是时局所赐,怎敢与刺史并论?”
  
  王弘业眼中闪过轻蔑,缓缓起身,背着手踱步到城楼边缘。
  
  “虚伪之辞。”
  
  “下官愚钝,不知刺史何意。”
  
  “盐工冲击州府,琼山危在旦夕,你为何不亲自前来救援?”
  
  “下官一收到消息,便立即通知项校尉,率领崖州州兵火速赶赴,此事想必刺史早已清楚。”
  
  “我问的是你为何不来?”
  
  王弘业的声音中带着明显怒意:
  
  “莫非在你眼中,区区一个陈家,比本官的安危更重?”
  
  黄举天微微低头,语气诚恳:
  
  “彼时,下官相信刺史深谋远虑,必能妥善应对,盐工绝无可能攻破州府。
  
  “只是担心,策划民乱的主谋陈延雷若趁乱逃脱,事后更难向中枢交代,故而留在崖州,以防不测。”
  
  “如何向中枢交代,是本官的事,何须你越俎代庖,替我多虑?”
  
  “下官不敢有丝毫僭越之心,只是尽心为大唐效力。”
  
  “尽心效力?是了。”
  
  王弘业仿佛忽然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脑袋:
  
  “那日,你求本官帮你做两件事,其中一件,便是为了崖州民生,除去陈家——做得如何了?”
  
  “陈家满门覆没,陈家大翁、陈延风、陈延雷等主事者均已伏法。”
  
  黄举天回答道:
  
  “所缴铜钱已装箱,明日便能运至刺史府。”
  
  听到陈延雷已死,王弘业总算转过头,正眼看向黄举天;
  
  再听到黄举天主动提及输送之事,他的脸色也稍缓和了些。
  
  ‘还算识相……如此,我倒也不能斥责太过,以免寒了他的心。’
  
  王弘业心中暗想,重新在锦缎上坐下,佯作不以为然道:
  
  “些许铜臭,何必在此风雅之处谈起,岂非坏了雅兴?”
  
  黄举天连忙低头:
  
  “下官莽撞。”
  
  王弘业微微一笑,故作关切地问道:
  
  “箱子重不重?是否需要本官借州府马力支援?”
  
  “五箱,近万斤。”黄举天答道。
  
  后世的六百六十一克,约等于唐朝的一斤;
  
  而此时使用的铜钱,通常每枚重约四克到五克。
  
  王弘业沉默了。
  
  看似在深思熟虑,实际上是心算能力有限,想了好一会儿,才得出一千五百贯左右的数字。
  
  他心中略感失望。
  
  这个数额比他预想中的两千贯要少……好吧,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也不能独自吃干抹净,总得给下面人留点。
  
  于是,王弘业微微一笑,抬手示意黄举天坐得更近些,语气稍缓道:
  
  “举天,你莫要怪本官方才言辞稍重。
  
  “实是世风日下,不知尊卑者甚众。
  
  “本官爱才心切,故而多提点你几句。”
  
  黄举天躬身答道:
  
  “下官不敢。”
  
  王弘业虽看似客套,却因这话题起了兴致,抚须问道:
  
  “本官且问你,可知‘太原王氏’之分量?”
  
  黄举天恭敬答道:
  
  “太原王氏,乃天下名门,世代为官,门第显赫。”
  
  王弘业满意颔首,道:
  
  “不错。太原王氏之贵,非一朝一夕之功。
  
  “祖上先贤辈出,无论汉魏两晋,抑或前隋今朝,皆为国之中流砥柱,定国安邦之栋梁。
  
  “可惜近些年来,圣人昏庸,宦官无道,以致藐世家者日众。
  
  “人心不古,实为可叹。”
  
  黄举天为探明其心思,不动声色地反问道:
  
  “下官虽出身寒微,却也苦读诗书,立志报国。
  
  “难道只因门第之别,便注定低人一等?”
  
  王弘业闻言冷笑,道:
  
  “门第之别,岂是你能轻易跨越?
  
  “世家之所以为世家,不仅在于权势,更在于德行。
  
  “我王氏世代为官,不仅为家族荣耀,更为天下苍生。
  
  “而你等庶族,虽有才智,却往往只顾私利,罔顾大局。
  
  “此番你与陈延雷设计利用本官,一为立功,一为自保,岂非正是如此?”
  
  黄举天正欲解释,王弘业却摆摆手,打断道:
  
  “罢了,你也不必多言。
  
  “本官并未真正怪罪于你。
  
  “毕竟你与陈延雷不同,并无谋害本官之心。”
  
  黄举天放在膝上的拳头紧了又松,指节微微泛白;
  
  却仍强压心绪,脸上未露半分异样。
  
  王弘业似浑然不觉,兴致高昂的他继续道:
  
  “你方才说为大唐效力。
  
  “呵,那你可知——
  
  “若无世家子弟镇守一方,各地州府早已陷入混乱?
  
  “尔等庶族,虽有几分才智,却无世家之胸襟与远见。
  
  “要永远记住,天下之所以安定,是因世家与皇权共治,各司其职。
  
  “尔等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守护士族的安危,这才是真正的为大唐效力。”
  
  讲到这里,王弘业感到口渴,抬手从竹管内接酒。
  
  黄举天也松了口气。
  
  只因王弘业若再讲下去,他怕是要当场朗诵《及第后赋菊》了。
  
  得亏他穿越的是平行世界的晚唐;
  
  若是穿进了前世,被异性朋友逼着看的女频文里,他身为黄家嫡长子,早把王弘业当场发卖……
  
  靠着无厘头的颅内遐想;
  
  黄举天总算平息了心里的怒火。
  
  为避免过早开启“族谱”主线,他想了想,主动道:
  
  “下官在缉拿陈延雷的过程中,发现其与林大娘子有勾连……不知刺史对这林家,可有了解?”
  
  王弘业听到“林大娘子”四字,端到嘴边的酒顿时停住,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嫌恶:
  
  “本名林招娣,乃是前任舶主的长女。
  
  “身量不似寻常,高过诸多男子,短发仅至耳垂,更擅使一柄长柄大刀,武力惊人,简直不成体统。”
  
  黄举天故作——是当真有几分惊异,追问道:
  
  “如此说来,林招娣便是现任舶主?”
  
  王弘业冷哼一声,摇头道:
  
  “她只是个管事的。
  
  “去年七月,老舶主死后,她动手杀害亲弟,争夺舶主之位。
  
  “林家那些叔伯长辈,岂能容忍?
  
  “如今林家对外虽由林招娣做主,内里却已分裂成两半,争斗不休。”
  
  说到这里,王弘业脸上厌恶之色更浓,继续道:
  
  “行事狠辣倒也罢了……她竟效仿男子娶妻,将五个妹妹纳为‘妻室’,还时常赤膊露臂,毫无女子应有的矜持与礼数。
  
  “本官劝你一句,莫要与这等人物打交道,免得惹祸上身。”
  
  黄举天将这些情报默默记在心中,暂时没有与林家接触的打算。
  
  据他所知,林家并无固定的大本营,其产业遍布潮州、罗州、振州等多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