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黄巢挽天倾 > 第三十三章 行个方便

第三十三章 行个方便

  第三十三章 行个方便 (第1/2页)
  
  结束青蒿素的制取工作后,黄举天倒头扎进卧房,睡了整日。
  
  当他再次睁眼时,李景让已坐在桌前,提笔写一份文书。
  
  “醒了?”
  
  李景让随手将茶水推至学生面前,目光仍专注于纸上的字迹。
  
  黄举天接过茶杯,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低声问道:
  
  “先生何时回来的?”
  
  “刚刚。”
  
  黄举天低头瞥了眼,发现李景让面前已摆着一份写好的文书。
  
  而他正在誊写的那份,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结尾处的人名顺序略有不同。
  
  已写好的那份,黄举天位列首位,卢钧次之,李景让居末。
  
  正在书写的那份,则将黄举天与卢钧并列首功,李景让次之,末尾还多了一个名字——王弘业。
  
  “王弘业……可是琼州王刺史?”
  
  李景让点点头,轻轻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
  
  “你酣睡之时,王刺史已抵达州府,派幕僚召你我前去,商议治瘴。”
  
  说罢,老人抬起头,目光中夹杂着几分责备:
  
  “竖子。”专挑老夫不在的时候,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制取新药宜早不宜晚,先生莫怪。”
  
  李景让哪会真的责怪他?
  
  别看嘴上训斥,眼中已流露出赞许之色。
  
  又想起方才李老仆对他简单提了青蒿素的制法,心中疑惑未解,问道:
  
  “此法早在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便有收录……当真是西域医术?”
  
  黄举天笑着摇头:
  
  “中体西用,不足为道。”
  
  李景让心中一震。
  
  他愈发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横溢,更有超乎常人的眼界与胸襟。
  
  即便是随口总结的经验,也仿佛蕴含着某种大道至简的智慧。
  
  只是,当今世界,大唐仍是首屈一指的强国;
  
  李景让虽为黄举天的话所触动,心中却也不免生出几分复杂情绪。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中体西用……此言倒是精辟。
  
  “只是我大唐以天朝上国自居,向来以教化四方为己任。
  
  “若论医术,更是源远流长,何必借他山之石?”
  
  黄举天从容地穿上已经洗净的袍服,眉宇间多了些深邃:
  
  “先生所言极是。
  
  “然‘明理识源流,谈经耻糟粕’。
  
  “西域医术虽不及我中土精深,也有其独到之处。
  
  “正如这青蒿素,虽源于古方,却需以新法提炼,方能见效。”
  
  说完,黄举天沉默了。
  
  他好像无意间又当了回文抄公。
  
  李景让听罢,亦陷入沉思。
  
  虽觉此言与自幼所受的儒家教诲有所相悖,但他并非迂腐之人,思忖片刻,终是点了点头,缓声道:
  
  “我知举天之意。但到了州府,最好莫提西域之事。若王弘业问起,你只答是无意间钻研所得,方为稳妥。”
  
  黄举天眉梢微挑,好奇顿生。
  
  他撩起袍角,从容落座于李景让身侧的凳上:
  
  “这是为何?”
  
  李景让略一沉吟,便将其中缘由娓娓道来。
  
  原来,王弘业出身太原王氏,虽属五姓七望之一的高门大族,却为旁支庶族,家族背景难以倚仗。
  
  前些年,他为求升迁,在牛党与李党之间左右摇摆,最终却因两面不讨好而被贬至陇右为县官。
  
  如今能升至刺史之位,全赖他年前写信为仇士良祝寿,攀附宦官集团所得。
  
  “几年前,他在陇右任职时,曾接待过一支西域商队。”
  
  李景让继续说道。
  
  那商队首领自称来自大食国,携带有珍稀药材,声称可治百病。
  
  王弘业起初对其礼遇有加,甚至亲自设宴款待。
  
  不久后接到民间告发,说是可治百病的珍稀药材治死了百人。
  
  王弘业彻查之下,才发现商队所售药材多为劣质,可为时已晚——
  
  已有御史将他的疏忽,捅上了朝堂。
  
  此事令他深恶痛绝,自此对西域持保留态度,认为其虽有奇技淫巧,却缺乏中原文化的道德约束。
  
  “原来如此。”
  
  黄举天微微颔首,淡淡道:
  
  “如此说来,此人不过是个见风使舵、见利忘义之徒?”
  
  李景让目光微凝:
  
  “即便心中轻视,也需认真应对,不可大意。”
  
  说完,他将刚刚写好的两封文书往前一推,让黄举天将第二封交给王弘业,自己则将第一封呈给卢钧。
  
  黄举天接过文书,仔细翻阅。
  
  见李景让在两封文书中,最多只肯给王弘业报个末功;
  
  这“认真应对”的态度,在他看来,实在有些敷衍。
  
  李景让似乎早已料到他的疑虑,冷哼一声,直言不必担心,王弘业给中枢的上报会与卢使君的冲突。
  
  “若王弘业胆敢发作,叫他冲老夫来!”
  
  李景让的底气并非空穴来风。
  
  长安朝野皆知,他平生查处贪官污吏近六百起,可谓铁面无私。
  
  但自请下放琼州后,他却一反常态,变得束手束脚,甚至连陈、郑这样的地方豪绅也隐忍放纵。
  
  皆因自德宗贞元五年以来,海南诸州的军政首领都督,多由琼州刺史兼任;
  
  李景让与这些蠹虫妥协,不过是为了保障黄举天的安危。
  
  若非如此,以他的性子,别说末功,便是半个字也不会写给王弘业。
  
  黄举天听罢,心中已然明了。
  
  他神色郑重地向李景让深深一拜,抬头时却语气坚定地说道:
  
  “若先生当真为我好,就请改写第三封文书。”
  
  李景让眉头微皱:
  
  “你想让功?”
  
  黄举天将第二封文书重新摆回桌案,淡然道:
  
  “让卢使君居首功,王弘业居次功,先生居三,举天最末即可。”
  
  李景让闻言,下意识便要起身反对,却被黄举天抢先一步按住了肩膀。
  
  “先生,我下放琼州还不到三月,即便立下大功,李德裕身为台辅,也绝无可能给我升迁。”
  
  黄举天语气平静:“即便升迁,也未必是什么好去处。不如安安心心在琼州韬光养晦,待李党式微再设法调离。”
  
  事实上,黄举天铁了心要以海南岛为根据地,逐步蚕食岭南。
  
  若因升迁而调离,他的创业计划必将付诸东流。
  
  李景让不知黄举天的真实想法,听完这番话,心中只为弟子感到一阵酸楚,叹道:
  
  “也罢,权且多磨炼几年……”
  
  李景让不再多言,很快提笔写好了第三封文书。
  
  这时,郑翊匆匆赶来敲门。
  
  黄举天扬声问道:
  
  “何事?”
  
  听见黄举天已醒,郑翊终于松了口气,连忙禀报:
  
  “黄县丞,琼山县的使者还在等着……”
  
  黄举天淡然回应:
  
  “告诉使者,本官午后便与他同去州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