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省试放榜 (第2/2页)
马蹄嘚嘚,驴蹄笃笃。
黄举天百无聊赖,便给自家书童科普起唐朝官制。
待夕阳西下,晚霞似火,将整座长安染上一层瑰丽。
黄举天望见前方礼泉坊的坊门,谈兴未尽地总结道:
“综上所述,我大唐官制虽仍以三省六部制为框架,但科举受朋党之争干扰,藩镇割据使地方官制混乱,中央集权削弱,考核监督也流于形式。”
最后半句话,成亮听着格外耳熟。
记得自己九岁那年被阿郎买回家,往后六七年间,阿郎可没少在家主和大家翁面前,念叨什么“科举无用,种田有理”。
每次说起,阿郎都言辞激烈,控诉大唐官场黑暗腐朽、商贾庶民在这世道下如何饱受不公,永无出头之日。
来长安之前,成亮曾以为阿郎是因为懒,不想费神考功名,才那般大放厥词。
直到他亲眼目睹邱慕阳当街买望,才真正相信了阿郎的说辞。
一想到才华横溢的阿郎,仅仅因为出身问题,便可能被永远埋没在乡野之间,成亮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他想起这几日在酒楼茶馆里听来的各种消息,赶忙对阿郎说道:
“阿郎,您也别太灰心丧气。
“我听说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年前还把前朝李德裕宰相召回朝中任职。
“说不定,今年已经开始整顿舞弊乱象,那您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傻小子,知道李德裕是什么人吗,随随便便就期待上了?
黄举天刚要开口,便听坊内陡然响起一声清脆锣声。
“回来了,回来了!下榻咱们福悦客栈,金榜题名的第七位进士回来咯!”
伴随这声高喊,提着铜锣的客栈掌柜与几名小二,满脸堆笑地凑了上来。
掌柜身手敏捷,赶忙伸手去牵黄举天的缰绳,嘴里不住念叨着恭维话:
“您可算回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店小二则殷切地扶着他的胳膊,半拉半拽地协助他下马。
与此同时,客栈里瞬间涌出一帮士子。
他们簇拥到黄举天跟前,纷纷拱手作揖,恭贺道:
“恭喜黄兄考中进士!”
“真乃我等楷模!”
“日后还望多多提携。”
也有落榜者阴阳怪气道:
“不知是何缘故……今科的录取人数较往届,竟多了好几番!”
几个带着家丁的华衣老者,此刻也卯足了劲儿,奋力往人群里挤。
每往前一步,他们都要用手肘不动声色地顶一顶旁边的人,彼此暗暗较劲,只为抢先捉到这位新科进士做女婿。
黄举天站在中央,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好不容易从喧闹声中理出头绪,他仿佛听到了什么荒诞无稽的玩笑话;
干脆利落地挣开捉婿之人的拉扯,重新翻身上马。
待黄举天赶到贡院时,守榜的人群大多散去,只留下几个落榜者瘫坐在地,抱头痛哭。
黄举天胸膛起伏,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试图确认意外之变是否真实发生。
一行又一行,直到视线猛地顿住。
“今科进士第一百一十一……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