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加封太子少傅 (第2/2页)
也就是说,无意之间,自己为武则天今后的登基解决了法统性难题。
失态只是一瞬,太后转眼便恢复了雍容和端凝。
她缓缓回到座前,庄严说道:“冯卿听旨。”
“臣聆旨!”
“冯靖雄略果毅,屡有兴帮建言,赐朝马、加封太子少傅!”
所谓“朝马”指“骑马上朝”特权,与明清时期的“紫禁城骑马”一个意思,而太子少傅虽无实权却无上荣耀。
冯靖闻言吓了一跳,急忙谢恩道:“谢天后隆恩,臣受之有愧!”
天后轻轻摆手,“一言兴邦,实至名归!卿何愧之有?”
接着,天后又问:“卿有无字号?”
“臣生于陇亩,家贫少孤,尚无字号。”
“卿胸怀锦绣,如晓霞喷薄珤光璀璨,赐字怀懿、赐号晓珤。”【珤:繁体寶的通假。】
字怀义……!
号小宝……!!
艹——艹——艹——
听到天后所赐字号,冯靖不禁瞠目结舌极度凌乱。
这意味着自己就是冯小宝了!
而这个冯小宝就是那个薛怀义,那逼先在街头买大力丸后成武皇面首,此刻天后所赐字号是因为巧合还是宿命使然?
多亏了凤阁舍人上官婉儿,录旨的时候她特意向天后印证了“晓珤、怀懿”四字的写法。
冯靖这才明白,自己的字号与“小宝、怀义”同音不同字。
这绝非巧合!谢恩时,他心里不禁闪过冯小宝的影子,虽然他没见过这个未来的面首兄弟。
这当然不是巧合,乃武媚娘有意为之。
八年之后,大周皇帝武则天正是听到了“冯小宝”这个名字后,才毫不犹豫的把那个卖大力丸的夯货召入宫中侍寝。
为掩人耳目,先赐名薛怀义,后又把那货送去白马寺当了和尚。
这些举措背后,都不乏冯靖的影子,包括他曾经似是而非的和尚身份。
正胡思乱想,又听天后说道:“既为太子少傅,当有教辅皇子之责,当今皇上膝下六位皇子,晓珤儿愿作哪位皇子的师傅?”
她没有用冯卿一词,而是称他为“晓珤儿”,特意的儿话音中透露出特别的意味。
冯靖和上官闻言都微微一愕。
尽管对“晓珤儿”仨字尚有心理障碍,冯靖还是脱口而出:“那就楚王李隆基吧。”
话音刚落,他不由吓了一跳,只因最后二字的读音太龌龊。
旋即想到,此时尚未有此说法,便放下心来。
至于为何选择李隆基,纯粹来自直觉。
反正他觉得此人开创了“开元盛世”,还和儿媳杨玉环轰轰烈烈搞了一场不论恋,在历史上也重重秀过几笔,虽毁誉参半好歹也算梨园的祖宗历史的名角儿,不妨先处上一处吧。
太师、太保、太傅乃荣誉帝师,正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负责太子教育,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负责所有皇子的幼年教育,正三品。
少师类似于皇家子弟小学校长,负责皇子们的总体教育;少保、少傅则类似于皇子的代课教师,且全为小课。
也就是说,冯靖已成为皇子李隆基的专职小课教师爷了。
前往紫宸殿的路上,冯靖还纠结于被赐的字号而不能自拔。
想着想着他突然一惊,冯小宝八年后将出现在武皇面前,说明那时的自己肯定已不在这里了,否则她不会给那厮改名为“怀义”的。
那么彼时的自己去了哪里?
死了难道?
转眼再想,又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了。
从将来的武皇给将来的冯小宝改名“怀义”这一心理渊源就能看出,无论怎么改都预示着自己在大唐的结局并不坏,否则大周皇帝绝不会用自己的字号给那厮改名。
所幸冯靖此时尚不知道“珤”与繁体“寳”是通假字,读音和意思完全相同,否则他会更纠结。
当然,也会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