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事与政治 (第2/2页)
惊的是天子为何要看他?难道我有自己没发现的不世出的才干?可我只喜欢耍弄刀枪,研读兵书啊。
喜的是若被天子青睐,可能会比王府同们先行一步,爬升至高位。
邵勋懒得管他们怎么想的,只让桓温留了下来。
桓温心情志忑,不过面上沉得住气。
「方才算账算得很高兴嘛。」邵勋淡淡说道。
桓温愣然,不知道天子提此事何意,只能说道:「此乃度支校尉本分。」
「仗打完了,早些回京。」邵勋说道。
「是。」桓温应道。
「你手下运兵可稍稍扩充一下,以三千为限。」邵勋又道:「永饶冶新制了一批甲仗,朕拨五百副铁铠、一千领皮甲予你。襄阳那边也会优先补充漕船、战船,今后好生操练。你上过战场,与凉州兵厮杀过,当知什么样的兵堪用、能战。别人的运兵战力可以稀松寻常,你不行。不然的话-
—一」
说到这里,邵勋看了眼桓温,道:‘「如何保护吾女?」
桓温恍然大悟,同时也有些高兴。
「回京休养数月,顺便募兵。」邵勋说道:「秋收之后南下襄阳。先住蔡洲岛上,待宅院建好之后,再搬回去。」
「臣遵命。」桓温应道。
「为你们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朕真是操碎了心。」邵勋叹道:「三月以来,符宝已给我写了三封信。」
桓温毕竟是襄阳度支校尉,肯定不能久居京城。
但符宝要么住在洛阳,要么去许昌公主府,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不是好事。
思来想去,偶尔也得让符宝去襄阳住住,比如跟随转运资粮的运兵一起南下。
「退下吧。」邵勋摆了摆手。
桓温行礼退下。
亲军将士把一车车的日常用品卸下,不厌其烦,摆放至各处,虽然邵勋只是临时在这里逗留几天而已。
片刻之后,一直住在乐宅的岚姬走了过来,轻轻为邵勋按压着肩膀,
道:「难得清闲,还皱着眉头作甚?国家大事,自有重臣处分,你是开基之主,没人敢造次的。」
「哪是国家大事啊!」邵勋摇头失笑,道:,「方才见到桓元子,想起因此番南征,耽搁了许多事情。香蒲呢?」
「和表姐妹们谈论乐理去了。」乐岚姬说完,小声问了句:「会不会太早了?」
「你想哪去了。暮儿还没出嫁呢,还轮不到香蒲。」邵勋说道。
香蒲名邵姝,乐岚姬所生,今年十六岁,原本册封为顺阳公主,南征前改封为竟陵公主,此番跟着他一起南下了,一直住在阳,算是探亲之旅。
不过,南阳这边能陪着她的只有乐氏诸女,也就是她的表姐妹们。
乐氏有一些年轻子弟时不时恰好走到附近「偶遇」,不过都没下文。
邵勋也不打算把女儿嫁到乐家,原因很简单:不能近亲结婚,虽然时人经常娶表姐妹、嫁表兄弟。
而在香蒲之前,还有三子邵(十九岁)、二女儿王蕙晚(十八岁)、
三女儿暮儿(邵,十八岁)的婚事被耽搁了。
战争结束之后,肯定要尽快操办。
虚岁十八九,已经是晚婚了啊!
三人之中,赵王邵的婚事最引人注目。贵嫔裴氏物色了很多人选,不少大臣也多番暗示,邵勋本人有点举棋不定,于是拖到了今天。
回阳的路上,邵勋悄悄问张宾的意见,结果这老头死都不肯给出自己的意见,让邵勋见识到了土人是怎么跟你一本正经说废话的。
不过,说完废话后,张宾又突然提及诸葛衡与邓氏的婚事定在六月一有点赶,但邓攸身体不好,恐时日无多。
这事提得有点莫名其妙,但邵勋却若有所悟。
他立刻让人打探中书侍郎沈陵家里的情况,得知他有个孙女容貌端庄、
知书达礼,年方及笋,于是便有了倾向。
十五岁的小姑娘,比念柳小四岁,但不是什么大问题,难道还不能过日子了不成?
况且沈陵资历很老,司马越时代就在幕府了,而今又是从四品中书侍郎,台阁重臣之一,家世也不差了。
裴灵雁之前没提到沈氏,但邵勋经张宾提醒后,注意到了。
沈家可是刚在江南造反,搞得灰头土脸,结局是沈充被杀,沈家派五千私兵至荆州助守赎罪。
生在帝王家,儿女们的婚事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而是政治。
三郎也别怪父亲功利心太重,这是为了尽快一统天下,少死人。
况沈氏虽然是吴女,但生于河南,长于河南,便是河南人。
沈陵也是越府老人了,裴灵雁应不至于太过排斥。
这事,邵勋心里基本定下了,回去后就让太常、鸿胪二寺联合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