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 第89章 尸解后事,洞天世界

第89章 尸解后事,洞天世界

  第89章 尸解后事,洞天世界 (第2/2页)
  
  书院传来朗朗书声,教书先生在一旁来回踱步,手持戒尺,时不时敲一下开小差的学生后背,以示警戒。
  
  书院的山长换了一个人。
  
  见两位来到,山长急忙起身相迎。
  
  “欢迎长乐郡公及夫人莅临……”山长是本地士族,曾有幸在青山园见过梁岳一面。
  
  “不必多礼。”梁岳摆手表示不必。
  
  他的身份不再是当初的寒门,而是大名鼎鼎的长乐郡公,当今圣上未发家之前的兄弟,山中宰相,出山即定江山的名士。
  
  种种美誉,加诸其身。
  
  梁岳一来,教学秩序不复存在。
  
  众学生纷纷上前见礼。
  
  “夫人竟是书院学生?”
  
  “真乃女中豪杰。”
  
  得知梁岳与祝英台曾是书院学生,甚至还是同窗,这无疑为梁岳个人经历,增添一笔传奇色彩。
  
  梁岳与祝英台对视一眼,皆生起归去之心。
  
  梁岳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声竟会这么大,看来以后不能随便暴露真实姓名了。
  
  随着刘裕称帝,其发迹之前的事迹,亦被人广为传颂。
  
  几人闲聊片刻,梁岳又再次踏上去途。
  
  下一站前往东阳。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走走停停,游山玩水;路上,梁岳感应道法衰老,研究盗天内功。
  
  夜晚,深山密林,较宽的空地搭起帐篷,祝英台在帐篷内睡去。
  
  帐篷之外,梁岳盘膝而坐,头顶星辰,真气运功。
  
  体表隐隐散发微光,内心思索着道法衰退。
  
  按照如今的速度,大概五十岁左右,内力就会入不敷出,需要服用丹药弥补内力亏空。
  
  这还是内力形成大循环的缘故。
  
  五十五岁左右,内力亏空较大,丹药消耗的量更大。
  
  如果此时还未学盗天功,那么就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了。
  
  其实也没事。
  
  内力不过是亏空,并未达到上品变成中品,中品变成下品的衰退。
  
  这估计是七十岁以后的事了。
  
  梁岳正在思索尸解后事。
  
  这个年纪考虑尸解后事,属于是时机刚好。若是再老一点,到了六十岁以后,神魂开始衰老,基本是摆烂等死,准备尸解了。
  
  必须留有一定真气,以此护道长生。
  
  “天师六宝,六阳法阵。以此来护佑死后尸身不腐,不遭病虫袭害。”
  
  天师印可以储存真气内力,以此来进行阵法运转。
  
  所以宁阳子之事,可以不用担心。
  
  “不过尸解选址……倒是一个难题。”
  
  梁岳这次游历天下,也是为了尸解选址。
  
  他有三种思路,一是在家族族地尸解,毕竟只需要六十年的时间,即可太一守尸,羽化复活。
  
  不过风险有点大,相当于把身家大事寄托在后人的情操之上。
  
  尸解人劫之事太过缥缈,但也不得不防,万一真有此事呢?
  
  第二种思路是前往大禹秘境、豢龙地进行尸解炼形,此地足够隐蔽,只要放上足够的水、辟谷丹,死后重生,炼出内力即可。
  
  第三种思路源于古代传说,这些年收集的典籍,记载了不少上古洞天之事。
  
  上古神话中的洞天不是真正的山洞,而是独立于世外的小天地。
  
  如果能找到这些小天地,即便它们没有了灵气,亦可用来守尸炼形,以待来世。
  
  目前梁岳掌握的线索是秦始皇陵。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后世学者喜欢用科学角度解释问题。
  
  如果换成梁岳自己的角度,秦始皇陵会不会是洞天世界?
  
  历史记载之中,项羽、赤眉军、曹操摸金校尉皆尝试过对骊山秦始皇陵进行盗掘,挖出过不少东西,但始终未探到主体地宫。
  
  或许地宫在洞天世界。
  
  不然大军一直挖,翻来覆去的找,总能找出来。
  
  梁岳定下目标,随后闭目修行。
  
  “慢慢来,时间还早。”
  
  山风凉爽,鸟鸣祥和。
  
  世外神人,养气炼形。
  
  清晨,苏醒。
  
  两人洗漱之后,又再次踏上游历之旅。
  
  在鄱阳湖观水,临海观沧海。
  
  庐山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好壮丽的景色!”
  
  祝英台望着好似苍穹留下的银瀑,高耸秀美的庐山,震惊得久久不能言语。
  
  “好看吧?”梁岳笑着问道。
  
  山河壮丽,历史古迹,这些千百年以后,依旧不会改变。
  
  两人再次踏上旅途。
  
  句容县。
  
  宫观成群,玉宇琼楼。
  
  葛玄圃黄袍金冠,静坐丹炉之前。
  
  气质超绝,玄妙似仙。
  
  随着刘裕登基,灵宝派正式成为正教,葛玄圃获得玄妙真人称号。
  
  静坐无事,葛玄圃翻阅当年在柳庄记录下的典籍。
  
  此乃灵宝派的源来。
  
  当年字迹不如现在成熟,仍有一丝稚嫩;如今样貌沧桑、书法成熟,唯一不改的是那颗九死未悔的向道之心。
  
  此时,弟子忽然来报。
  
  “真人,梁长乐求见!”
  
  “嗯?快快带我过去。”葛玄圃当即起身,亲自出门迎接。
  
  门楼之下,那人身边跟着男装的夫人,书生儒服,样貌好似当年不变。
  
  “弟子……拜见先生!拜见夫人!”
  
  葛玄圃感慨万千,未曾想先生亲自过来。
  
  “玄圃,你做的很好,有你和净明,道家兴盛有望。”梁岳内心很是满意。
  
  没想到当年的年轻人,竟有今日成就。
  
  在灵宝派的带领下,道家务虚变成务实,修仙变成养生,社会风气大变。
  
  净明道以清修炼丹为主,颇有苦修的真意。
  
  总而言之,奢侈浪费,崇尚清谈的时代过去了。
  
  “先生所讲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下一直牢记在心。”
  
  “那就好。”
  
  两人在凉亭坐下。
  
  梁岳随手翻看葛玄圃记下的笔记,当年的思想随着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经渐渐完善。
  
  这时,他看到扉页上的一行道家暗语。
  
  “山岳之灵,栋梁之宝……这是……?”
  
  山岳、栋梁……灵宝,不正是自己的名字?
  
  葛玄圃抚须一笑,道:“不忘先生之恩也。”
  
  “哈哈,此后游历天下,就以灵宝为号吧。”
  
  “山伯,我的呢?”祝英台跃跃欲试,也想取一个代号。
  
  “你随便挑两个字吧。”梁岳将灵宝经交给妻子。
  
  祝英台随手一指。
  
  梁岳顺着手指望去。
  
  “碧游?也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