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书库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114章 拳意,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二合一章节)

第114章 拳意,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二合一章节)

  第114章 拳意,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二合一章节) (第1/2页)
  
  飞龙在天,君临天下,君游四海,龙行四海?
  
  时间一点点过去,赵倜依旧坐在灯下思索,外面风雨渐轻,已是午夜时分。
  
  忽然他站起身,于地中间打起拳来,反反复复打这一势,不知过了多久,再一次使出这拳时,音爆之声大起,爆豆一般盖过了帐篷内外所有声音。
  
  “轰隆”一声巨响,那书案竟被击得粉碎,两旁灯烛皆灭,余威久久不息。
  
  站在黑暗里,赵倜喃喃道:“飞龙在天,大有作为,这太祖长拳第一式拳意并非是在天,竟是飞天,飞天,不飞……又如何能够在呢!”
  
  翌日,天空晴朗,丝毫看不见昨晚雨骤风急景象,大军临近中午之时回到东京。
  
  赵倜回府,安顿好一切后,沐浴更衣,叫童贯赶车,直奔皇宫。
  
  御书房,赵煦正在观看奏折,赵倜见他面庞又清瘦了几分,但精神却是极好,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似乎不会知道疲惫。
  
  “燕王,此番剿贼可否顺利?”赵煦问道,之前杨戬带回的奏疏自然早便看过,但详细之处还须再问。
  
  赵倜道:“官家,一切顺利,天威之下,所向披靡,江南一地明教贼子几乎全部授首。”
  
  赵煦点了点头:“其它地方却没这么顺畅,两湖四川等地,依然还在围剿,朕看很难彻底铲除,就怕将来死灰复燃,风吹再生。”
  
  赵倜道:“陛下施仁政,治朝弊,百姓安居乐业,就算还有余孽暗中生事,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民心所向,魑魅自绝。”
  
  赵煦叹道:“燕王好一句民心所向,魑魅自绝啊,朕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民心所向又谈何容易,饥有食,寒有衣,居有所,耕有田,唉……”
  
  赵倜不吭声,面色平静。
  
  赵煦见他不说话,道:“燕王此番立功,当有嘉赏。”
  
  赵倜摇头道:“陛下,如今新旧之法更替,各处都需要稳固贴补,赏便算了吧。”
  
  赵煦沉吟道:“朕已令章惇等人着手完善新法,于民激烈之处修改折中,然后缓行而下,不会那么突然全部改换。”
  
  赵倜道:“官家英明,自当春风化丝雨,柔和行之。”
  
  赵煦又思索片刻,忽道:“八哥儿。”
  
  “啊?”赵倜闻言微微一怔,他许久没听过赵煦这般称呼,上一次差不多还是十年前,神宗皇帝活着的时候。
  
  赵煦道:“八哥儿你的终身大事也该考虑考虑了,你开府已经两年,没有王妃不说,朕听闻府内就连侧室与小妾都没一名,这不合皇室规矩啊,要开枝散叶,后嗣绵延才对。”
  
  赵倜看赵煦神色之间隐隐有一丝感慨,又有一抹凄凉,不由暗自皱眉,赵煦早已大婚,也有妃嫔数人,但此刻无子无女,难怪神伤。
  
  “臣知道了。”
  
  赵煦点头,沉默了片刻:“八哥儿,朕问你一件事情。”
  
  赵倜道:“官家请说。”
  
  赵煦思索道:“若新法颁布顺利,朝堂稳若磐石,民生蒸蒸日上,朕可兴刀兵否?”
  
  赵倜闻言双眉微微一扬,瞅向赵倜道:“陛下的意思是……”
  
  “自太祖时起,至雍熙北伐,再到澶渊之盟,燕云……始终是一块心病啊。”
  
  赵倜默默不语。
  
  “不过朕又做想,当今局势来看,西夏觊觎中原,占据河套之地,威胁远甚契丹,八哥儿如何思考此事?”
  
  赵倜缓缓道:“燕云有平原,再往北去,过燕山至草原更是一望千里,须有骑兵对抗,须大批战马使用,不然燕云难夺,夺了难守,拉扯国力,辽与西夏如同狼狈,恐怕会被偷袭。”
  
  赵煦道:“战马之事朕也知晓,十分掣肘,这些年战马多为吐蕃西夏购买,屡被胁迫,八哥儿的意思莫非是说想复燕云,先决西夏?”
  
  赵倜道:“官家,臣的意思是神宗熙宁开边不可废,大可……进一步取得陇右,直抵回鹘,获得纵深,东南两向包围西夏,然后再谋图不晚,就算那时不谋西夏,也可在河湟养马,以做战辽资备。”
  
  “可是八哥儿,朕想最快速度完成诸位先皇百多年未达之志,补金瓯,贴社稷。”
  
  “劝陛下稳妥为上。”赵倜轻声道,燕云谁不想收复?谁不想名留千古,神宗那般激进,都是先对西夏出兵,就是要先取得河套之地,免得西夏会在背后暗下刀子,偷下黑手。
  
  “朕……知道了。”赵煦点了点头:“八哥儿这次出征劳累,朕给你半个月休沐时日,再行上朝论功议事。”
  
  “臣谢过陛下。”赵倜起身出了御书房,朝皇城外走去。
  
  他确实想好好休息几天,至于功劳什么则不担心,功劳簿早便递了上去,他这边不知道会怎么加封,但那些手下,都会获得品级。
  
  回去王府之后,去了书房安歇,令人不得打扰。
  
  王语嫣和阿朱被他安排住去了内宅,内宅除了几个丫鬟外,再无旁人,叫她们随意走动,想去哪边观看就去哪边。
  
  两个人倒是好奇,安顿好了府内闲逛,江湖女儿,虽然读书,但没那么忌讳,看得最多是花,看来看去,王语嫣纳闷道:“阿朱,你说殿下府中为何这么多锦葵,可有什么说法吗?”
  
  阿朱摇了摇头:“到处都是这种花卉,虽说确实好看,向阳而开,一簇一簇的,但这种花也实在太多了,哪里都有,估计确实有什么说法。”
  
  王语嫣道:“我听说官宦门第,住宅颇讲风水,讲究四方四胜,阴阳相合,避煞兴旺之格,还要符合主人生辰五行命数,里面各种规矩极多,王府必然更胜普通官宦,说不得就是些风水格局的规矩。”
  
  阿朱点头,刚想说话,就看那边童贯哼着小曲心情舒畅地过来,阿朱立刻道:“我问问童貂寺就知道了。”
  
  她呼唤童贯,童贯笑呵呵过来:“两位姑娘呆得可否习惯,殿下交待了,二位有什么事情随便吩咐,府中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王语嫣闻言脸色一红,阿朱道:“童貂寺,有件事情我和王姑娘好奇,想要请教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