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G0245:认证与搅屎棍,全天下最帅![2/3-4K]求保底月票 (第1/2页)
如何解决倒卖的问题?
其实很难!
如同曾经有些人喜欢海淘商品一样,他们通过海淘的方式购买便宜的商品,再在国内加价销售,从而赚取利润差价。
这样的行为真的很难禁止。
原因是通过这样的行为可以赚钱。
赚钱的事情又怎么禁止呢?
只要还能赚钱,便一定有人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钱眼子。
这叫利益驱动!
在安无恙思考如何尽可能的禁止反向海淘倒卖的时候,安壶春又和傅宇航他们聊了起来,他们交流的话题是安无恙完全没有兴趣的东西。
比如说什么血药峰浓度、达峰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和吸收滞后时间等等。
这些话题是一个高考四百多分的市场营销专业生可以参与讨论的吗?
小安总表示他爹才是专业的!
安无恙在脑海中思考了数分钟的时间,一些具有可执行性的方案逐步在安无恙的脑海中成型。
比如说:实名认证购买、限制购买数量、产品设置身份标签、医院病历证明、黑名单机制、举报机制等等。
实名认证购买,便是要求每一位购买舒心丸的顾客,必须进行账户实名认证。
即便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同样要求实名登记,从而记录每一位购买过舒心丸的顾客。
限购数量很简单!
因为在4周时间的周期内,一名女性顾客只有一次特殊时期,自然也只会购买一个疗程的舒心丸,那就限制每一名顾客只能购买一瓶舒心丸。
至于将舒心丸添加设置二维码身份标签,这是为了和顾客实名认证进行联动。
比如说顾客A购买了一瓶身份标签为A的舒心丸,两者在五更天的数据库中进行了一一绑定,一旦顾客A将舒心丸A卖出去,再通过举报机制,顾客C举报了顾客A,那顾客A就会被加入黑名单中。
一旦顾客A进入了黑名单,便无法再直接购买舒心丸,而是只能通过当地三甲医院开具对应的病历,才能再买到舒心丸。
若顾客A使用三甲医院开具病历的方式购买的舒心丸,再一次转售倒卖,并且又一次被举报,那就会二次进入黑名单。
二次进入黑名单,按照安无恙的规定,那就会直接进入禁售状态。
哪怕顾客A再次开具三甲医院病历也无法购买舒心丸。
至少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舒心丸。
毕竟安无恙已经给过机会,但一而再的犯错,安无恙凭什么还要惯着对方?
安无恙是她爹吗?
抱歉!
安无恙不认这种野女儿!
安无恙在脑海中思考着种种机制叠加在一起的效果,虽然这些机制叠加起来肯定也有漏洞,但对应漏洞就小很多了,至少可以震慑住大多数想要倒卖舒心丸的家伙。
至于绕过安无恙设定的机制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比如说安无恙设定为舒心丸标注身份标签,这种身份标签可以是印制在外包装的二维码,也可以增加成本定制NFC标签。
但问题是如果有人直接拆掉包装呢?
比如说有人购买了舒心丸,再直接将舒心丸的外包装拆掉,并且重新封装起来,那身份标签还有用吗?
肯定没用吧!
假如有人通过这种办法绕开了舒心丸的身份标签信息,那所谓的举报机制就会直接瘫痪,更不可能定位到具体是哪一个用户在倒卖舒心丸。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操作很难限制。
客户购买了商品,还不能随便拆封?
开什么玩笑!
不过面对这种问题,其实可以围魏救赵。
因为这种绕开身份标签的处理方案,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便是将舒心丸倒卖到海外地区,从而赚取高额的利润。
然而拆掉身份标签,再重新封装的舒心丸,如何保证它是真的?
毕竟是跨国交易,若是假的产品,那处理起来就很困难。
因为买家和卖家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基础。
比如说卖家万一售假怎么办?
即便卖家遵守规则,确确实实出售了舒心丸,但若买家有坏心思,故意表示正品舒心丸是假的,要求仅退款,那又该如何处理?
双方的交易本来就是非正规的跨国交易,售后问题与鉴定问题处理起来太麻烦!
安无恙只需要暗示杨敬这个家伙参与其中,故意搅乱这一个市场,便会让这种拆封再封装的倒卖渠道变得风声鹤唳。
卖家忌惮买家搞仅退款的事情。
买家忌惮卖家故意发假货,亦或者是半真半假的操作。
通过这一样的操作,哪怕无法彻底禁止倒卖,但也会让绝大多数人忌惮。
安无恙在脑海中思考了一番各种机制叠加,并且查漏补缺后,应该能禁止绝大多数海淘倒卖的情况,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能通过逆向海淘的方案赚钱,那安无恙也无话可说。
该人家赚钱!
安无恙开口招呼安无恙,“爸,白芍药产品的产能如何解决?”
目前五更天医药集团的新厂区产能已经排满了,根本挤不出生产力处理新产品。
安壶春回应,“我们计划找代工!”
“这一次的产品,我们直接做片剂,外面一大堆工厂能够代工,比如说给我们代工维生素的工厂,便可以给我们代工舒心丸。”安壶春补充。
安无恙摇头。
安壶春疑惑,“你有更好的建议?”
“我们直接收购代工厂!”安无恙提议的说着,“在未来,我们的白芍药产品肯定会生产更多,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收购代工厂呢?”
“正好之前八春宵赚了一大笔,这些钱完全足够收购一家不错的代工厂。”安无恙补充。
之前五更天医药集团一共出货了5500瓶八春宵。
其中玛斯克采购的500瓶八春宵的售价是4万美元,五大经销商采购的5000瓶八春宵套装也高达9万夏国元的出厂价。
八春宵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86亿夏国元。
至于非税成本
只有不到三百万!
连销售额零头的零头都不到,这其中的利润率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